文|弥小木
“在家庭教育里,如何实践「让孩子意识不到的教育」?”
看到这个话题,第一反应是四个字: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除了家长,可能孩子自己都在无意识进行。
比如我家老二,喜欢看书,又喜欢动手做实验。他自己找书阅读,偏爱两类书,一类是故事书,另一类是动手做实验。
做实验的书,只要到了老二手里,他一定是将阅读与动手相结合。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将书中能做的实验,全部过一遍。
按照老二的阅读喜好和行动力,老母亲对他进行“因材施教”简单很多,时不时和他分享好看的实验书就行,比如这套《地理小侦探》。

《地理小侦探》的文字作者是英国儿童科普作家阿妮塔•盖恩瑞和克里斯•奥克雷德,书中的图画是智利插画家保•摩根所画,这套书是三位作者合作分享给孩子们的趣味地理实验书。
1套《地理小侦探》包括4册:
多变的天气
可怕的火山和地震
奇妙的水循环
神奇的栖息地
读《地理小侦探》,对于既爱阅读又爱做实验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享受,阅读与动手带来双重快乐。
足够多的实验
别看1套《地理小侦探》里的每1册都薄薄的,但书中包含的实验量诚意满满。
每1本《地理小侦探》,都有11个实验。1页知识点,对应1个动手的小实验。4册《地理小侦探》,44个知识点,44个实验,喜欢做实验的孩子,看到这套书,说两眼放光都不为过。
孩子在家跟着《地理小侦探》做完44个小实验,收获丰富的体验。
容易准备的实验材料
《地理小侦探》的实验多,还不算是最贴心的。最贴心的点在于,里面实验所需的材料,基本都很容易找到。比如《多变的天气》这册里,观察四季更替的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手电筒
苹果
竹签
《神奇的栖息地》里,玩“栖息地,咔嚓”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白卡纸
笔
剪刀
一位朋友
材料容易准备,对孩子、对大人都很友好,孩子自己就可以将材料备齐。
书中实验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熊孩子”到男子汉》里提到:在体验学习中,重点应该被放在活动过程中孩子和活动材料的互动当中。
做过《地理小侦探》里的实验,这些活动材料,会给孩子们产生怎样的互动?也许要等一段时间,才会看出效果。不过,眼前就能看见的是,孩子们从实验中感受到,可以用新的角度看周围世界。
眼前不起眼的小事物,说不定就是很好的实验道具。这样的实验道具,让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变得轻松又有趣。
曾经遇到过一位大学数学退休老师,他喜欢在数学课上,用一张简单的折纸,讲透一个知识点。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没有不喜欢的。
这样的老师,可遇不可求。《地理小侦探》将这样的“老师”,变成了孩子们自己。书中那些容易获得的实验材料,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帮手,它们让孩子们的知识之旅变得轻松又有趣。
《从“熊孩子”到男子汉》说:一个经验教育者的作用是去安排并促进男孩和其他事物、环境和事件之间的互动,尽量引导他进入长期而有意义的学习中。
这个观点虽然说的是“男孩”,但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对女孩也适用。老母亲把《地理小侦探》分享给孩子,忽然有种“自己也是经验教育者”的感觉。
大人的这种感觉算是意外收获,重要的是,阅读、实践《地理小侦探》,给孩子们带来的是“长期而有意义的学习”。
意识不到的教育
作家朱自强曾分享过关于孩子们学习的看法:我们的教育不是仅仅满足于让孩子背诵书本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有大量的实践,有在实践中发现知识的经验和过程。
《地理小侦探》里的知识,都是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验发现相关的知识。比如《奇妙的水循环》里,通过“水循环模型”的实验,孩子们能直观感受“水循环”的知识点。
《可怕的火山和地震》的“饼干板块”实验,能让孩子了解“地震”
经过自己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更有利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消化。就像《从“熊孩子”到男子汉·养育男孩的艺术》里说的那样:体验学习是了解概念的一个关键方法。
做实验,是体验概念很好的方法。跟着《地理小侦探》里的44个实验,孩子在体验中,获得意识不到的教育。
最后一步
从《地理小侦探》的阅读,到准备材料,再到做实验,这样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孩子可能奔着做实验的新鲜劲去,做完实验就结束。
如果可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做完实验之后,再多做一步:引导孩子回顾、输出。
回顾、输出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让孩子对刚刚做过的实验,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说一遍。家长在这个阶段当好听众就行。要是孩子愿意在纸上做记录,那当然更好。
为什么孩子做完实验,要有回顾?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说:如果学生在学习发生时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记得在之后的课程中进行反思,那么他们可以从中受益更多。
从老母亲的观察来看,孩子做完实验之后的口头回顾,给他带来的收获至少有两点。
一是他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一个知识点,输入性的“懂”和输出性的“说”,中间有很大的区别。二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一点小提醒:不能每个实验都要求孩子回顾,像我家老二,一天能做好多个实验,要是每个都回顾,不说他会烦,老母亲也会暴躁起来,一天光听他回顾,其他啥事别做了。
所以,回顾这事,量力而行。
写在结尾的话
以上,是从“实验”的角度,分享的《地理小侦探》。
事实上,《地理小侦探》值得分享的点,不止于“实验”。还有它符合孩子阅读习惯的叙事方式、结构化的内容设置。要不是限于篇幅,还真想多聊一些。
《地理小侦探》,给孩子们分享的仅仅是地理知识吗?
当然不是。
还有科学的思考方式,以及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阅读《地理小侦探》,“让孩子在意识不到的教育”中,收获满满。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