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家长向一座森林教育进行咨询:
这个家庭老大孩子名牌大学毕业后留在一线城市工作,逐渐买车买房组建家庭。
二女儿在县城做医生,生活条件还不错,也能常回家看看她。
只有老三,大学毕业没多久,频繁换工作,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太辛苦。
如今在家躺平,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无所事事也就罢了,还开始借网贷。
听到这,通常的疑问会是:都是同一个母亲,家庭环境也一样,为什么后来的发展天差地别?
俗话说:“老大傻、老二精、家里有个坏老三。”
孩子出生顺序其实会影响性格,父母需要做的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衡的“家庭生态环境”。
一座森林是一家以青少年心理咨询为特色的家庭教育机构。在我们的“五位一体有机教育”理论中提出:父母要努力提供养分和生态,让孩子像森林一样“自然的、有机的、生态的”的全面成长。
一、领导者老大
作为家中长子,老大享受父母的万千宠爱,直到老二出生。
老大会感觉,想要父母关注自己、爱自己,就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在方方面面做到优秀。
同时,老大还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这样既能让父母满意,还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多家庭子女中,老大一般是:负责任、有担当、保守不冒险......
对自己的高要求让他们在未来更容易成为领导者;同时也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和压力。
二、“夹心层”老二
排在中间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老大出色,也没有老幺讨喜,所以在父母面前地位比较微妙。
面对这样尴尬的位置,老二自然要改变,所以老二更擅长观察父母的脸色,表现出乖巧的一面,从而希望被父母额外关注。
老二不是天生如此,而是面对环境的妥协,这其中存在安全感的不足和归属感的确失。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的爱,可能会让他们形成自卑、内向的讨好型人格。
三、受宠的幼子
作为最小的孩子,幼子享受着所有人的宠爱。
所以对幼子的管教是最宽松的,往往孩子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在生活中会通过撒娇耍赖而躲避责任和惩罚。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变得蛮横、自私,最终自强自立的能力不足。
当然,还有特殊情况。
由于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幼子会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容易形成独特个性。
也因为这种个性,他们往往会赶超老大和老二,来彰显价值,所以幼子反而可能发展地更好。
虽说出生顺序会影响孩子性格,但真正能决定孩子未来走向的,还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我们其实不用给予孩子均分的爱,而是需要给每个孩子独特的爱。
“五学一体有机教育”指导理论里这样提到:
智慧父母会考虑家庭中每个成员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带闪光点,他们值得被父母给予独特的爱。
没有攀比,孩子的能力才能聚焦在成长上。
没有争宠,孩子们才能互相帮扶,滋养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