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你的朋友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一直及时行乐的活着,你会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很不上进的人?
的确,现在所有的研究都能表明,长远的打算和延迟满足,是通往长久幸福生活的必备素质,所以这样及时行乐的人,很有可能是过不好这一生的。
那么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还是说即便他们明白了,但依旧做出这种非理性决策?
现在有研究表明,他们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也是一种理性决策。
//02//
我想你一定听过“棉花糖实验”,说的是实验者让小孩选择一样奖励,比如棉花糖或者曲奇饼之类的,如果小孩可以选择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15分钟)再吃的话,就会获得两个奖励。
后来研究者发现,那些在实验中忍耐时间更长的小孩,之后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都要比那些没有忍住的人要好很多。
所以可以得出,人的自制力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也足以证明延迟满足对于幸福人生的重要性。
但是这个实验还有后续。
后来有人重新做了一遍,还是同样的内容,不过这次不一样的事,但小孩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后,实验者会抱歉的说,对不起,是我搞错了,没有第二块糖。
结果经历过这种失望的孩子,再做棉花糖实验时,通常连三分钟都等不到。
所以孩子有没有自制力,能不能延迟满足,不仅跟孩子有关,还跟孩子的生长环境有关。
换言之,对我们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不确定性的生活之中,那我们的理性选择就应该是及时享乐——你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了,还会想着为后天做打算吗?
//03//
在进化心理学中有个“生命史”理论,里面说动物的积累和花费有两种不同的策略。
一个是像大象这种没有天敌,可以无忧无虑生活好几十年的类型,它们会选择慢慢享受生活,少生优生,这就是“慢决策”。
还有一种是自身实力极其弱小,不仅寿命很短,而且可能很快就会被捕杀,所以它们性成熟都很早,以便马上开始繁衍,对于它们来说,没有条件追求质量,只能以数量取胜,这就是“快决策”。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不同种族之间,在同一物种内,因为环境和资源的原因,也会造成这种区别。
一般稳定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小孩青春期来得晚,结婚生子也晚,寿命更长;而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成员不稳定,这种家庭的女孩青春期就会来的早,会很早生育。
而现在我们都自动晚婚晚育了,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我们所有人环境都变好了,对于未来的确定性更强了。
所以当你的朋友处于及时行乐的状态时,很可能不是他的自由意志决定的,更可能是他携带的“快基因”,以及成长环境所决定的。
如果再说的文艺一点,可以引用万维钢的话:
表明上人人有自由意志,其实身上都不知道背着什么基因和环境的枷锁——有的人能战胜这些枷锁,他们就是英雄。
这也提醒我,如果我教育小孩,一定要给他一个可预期的稳定环境。如果自己常常不遵守承诺,孩子长大后,自制力就会变弱,慢慢的就会走向及时行乐。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