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学生S智力正常,性情顽劣,无不良品行,父母离异,无人照管,成绩特差,语数双科不及格,其中语文在15-30分之间。2003年春期我初任该班语文科教师时确定S为重点转化对象。上课的第一天,我刚走到教室门口,恰遇S和同学疯打,本已破烂的讲桌经他碰撞轰然倒蹋。S吓得脸色灰白,浑身发抖,我连忙对他进行安慰,并邀请他一起修理讲桌。连续几天,S均能认真听课,一方面源于对新老师的陌生,另一方面是心理上得到了放松。但由于S基础太差,听课困难,完成作业更难,很快故态重现,成为班集体中最低地位的人。为了激发S树立改变自身形象的良好愿望,我一方面表扬S在听课困难的情况下能管住自己,坚持认真听课,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照顾S,尽可能让他能回答上问题,以此帮他树立自信心和改善其在同学中的印象。在不断的激励和督促之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S学习态度明显端正,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让S看到胜利的曙光,我在2003年暑假之前以S为例给学生讲抓紧三个月长假“充电”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在暑假中多次与S电话联系以督促其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2003年秋期,S进步明显,上课基本能听懂课程,作业完成较认真,在朗读比赛中表现较优秀,期末考试首次双科及格。但本次考试试题难度偏低,该生学习仍有困难,在下期工作中仍是重点转化对象。
案例二:学生L双科成绩特差,曾降级,相貌老实,行动迟缓,言行木讷,在班集体和父母眼中被视为低能儿。家长从不与学校联系,拒绝到校开家长会。我初任该班语文课时较认同大家的看法,但为不损伤其自尊心,尽量把他看作正常学生。半期以后偶然发现该生记忆能力强,从此对该生提高要求,使该生成绩得到提高。该生逐步改变了以往留给同学的印象,但学习仍然吃力,完成作业特别困难。我尽一切办法与家长联系,让家长看到L的进步,坚信L的智力正常,并请家长提高对孩子的要求。经过家长的配合,在本次期末考试中,L取得语文科70分的较好成绩。假期家访时,我了解到该生仍与家长难以沟通,仍需继续重点转化。
案例三:学生H头脑聪明,但学习成绩不佳,常违反学校纪律,同学关系异常紧张,有许多不良习惯。我刚任该班教师时,常以了解班上情况为由与该生谈心,并尽量少谈关于该生的问题,取得了该生的信任。从H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到家长身上。该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意识不到自己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经过与家长的谈心,学生H在家长的影响下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在2003年秋期虽小错不断却大错未犯,和同学关系较和睦,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但由于习惯的原因,该生随时都有可能犯较大的错误,需要时刻预防。
思考:很多人在读到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教育”,于永正老师在公开课上花掉8分钟点拨特差学生的故事时,都以为“四块糖”和“8分钟点拨”就能一劳永逸转化差生,从以上所举例子中(我班差生量10人左右),我们可以感受到转化差生是非常困难的。由此,我认识到这两位名师教给了我们怎样抓住契机来转化差生。要转化我班差生,除了抓住契机以外,还必须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一、做好家长工作,对家长提供家教方面的知识,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合格的家长就不容易教出好的学生。案例一中的学生S在家长期无人管教,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案例二中的学生L与父母亲感情上有障碍,尚需老师帮助进行沟通,家长长期视孩子为弱智,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三中的学生H长期受到家长的不良影响形成不良习气。由此可见,要转化差生,做好家长工作多么重要。
二、转化差生还必须坚持不懈。时时抓住甚至创设转化差生的契机转化差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经验的老师称为“抓反复,反复抓”。为了转化差生必须抓住各种机会对其进行督促并提供帮助以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要转化差生光靠老师的努力是不行的,还急需家长素质的提高,急需家长与学校配合长抓不懈。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提高了素质,转化差生的契机更多,成功更大。转化差生从家长入手,这就是真正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