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2分享李翔知识内参☞“创作者要学会和自己对着干”
张黎是著名电视剧导演,他的代表作有《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等历史正剧。他最新的一部作品是改编自网络文学的传奇剧《武动乾坤》。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张黎分享了他对创作的看法。
张黎说,在影视圈内外,经常会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某个人有一个什么样的风格。张黎认为,“风格”是一个贬义词。一旦有了风格,他就无法改变了,就固化了。齐白石到60岁突然要改画风,很痛苦,他那时画一张画可以卖很多钱。到了90岁,齐白石成功改变了风格,这就是他对生命的挑战。“作为一个创作者,就要和自己对着干,对自己狠。”在张黎看来,创造不是复制,比如从姜文身上,观众就能看到强烈的改变画风的态度,看他的电影,就没有重复的。
张黎认为,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确定以后,想表达的主题是不会变的,是一以贯之的,只是表达方式有些变化而已。他举例说,《邪不压正》和《我不是药神》两部电影,一个是想“怎么表达”,一个是想“表达什么”。张黎看过《侠隐》这部小说,也就是《邪不压正》改编的原著,他觉得电影的重点是怎么表达这个故事,而不是故事本身。而《我不是药神》就是一个在想“表达什么”的电影。张黎说:“如果我们把电影奉为神明的话,这两个电影的纯净度是不一样的,当然这是一个很矫情的说法。我们现在说电影,会看票房、口碑、批评,但它其实还有很纯粹的东西,比如当年伯格曼的东西是(纯粹的)电影,放到今天,它可能会零票房,但它就是伯格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