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如果离开了收藏,再好的艺术品都是被遗弃的无家可归的弃物。
張芳硕说:古玩与收藏,用一句浅显的话讲就是旧的老东西。值得玩。它的意义就应在于“玩”。玩是一种福、一种快乐,玩是由王加元组成,也就是说王有钱,才能玩得起,告诉你得用钱才能玩。一种对艺术美的享受,王说玩古物有去病延年之助,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玩古玩他长寿。大家都知道,皇帝是短命职业,乾隆他却是皇帝短命职业中的长寿皇帝。
(北京收藏家钱老师清代皇家翡翠摆件)
有句话说得在理,玩古玩,寄情于物,忘却人间诸多烦恼,思绪沉浸在艺术品的精致与历史的陶醉中、真实与虚幻、研究学习、弄清楚古物的年代与艺术,把玩之间学了很多知识,自然会心胸悠畅,神情怡然。再加之经常于出门访友和别人谈艺术说收藏眼界开阔,在市场店铺中穿行,见多识广。轻松愉悦间得以散步得到身体锻炼,自然会有去病延年之功效。
(北京收藏家钱老师清代皇家翡翠摆件)
人有五大层面的需要,即生存、安全、归宿、尊重与精神。它们依次由低级向高级,由物质到精神,互为联系互为依存,缺失了哪一个也不行。这其中,只有精神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它包含了人类理想、信念、审美、创造、自由、快乐等需求。
(清代用200个牙雕的佛像)
古玩属于雅玩的范畴,它无疑是人们精神文化和审美的需求。一个古玩鉴赏家未必是个金钱富有者,但他一定是个精神文化与审美经验的富有者;一件古玩,它也未必价值连城,但它一定具有某一方面的审美价值和情致意趣。能从古玩中玩出意趣与快乐的人无疑是最具精神内涵的人和精神最富有的人。
(清代牙雕,现在故宫只剩下了历史的故事)
既然是玩,免不了会玩出些名堂来。玩到寝食难安,玩到四处淘取,玩到去粗取精,玩到难舍难分方成境界。闲下来静思前尘旧事,虽然庆幸收藏人此生有藏瘾,不致活得苍白而无深情,其中甘苦,却也很让人体会到情深藏品,风物长移之感。
(清代皇家牙雕,一锤定音的故事都是专家讲的扯蛋事)
有人卖了一件爱物,就多了一份寂寥清愁,少了一段冷香幽韵,与藏品朝夕相伴的人入迷了。玩是要花费心智的,这种心智的花费有时是需要寸心投入、痴迷入境的,但有时也应该是平和心态、气定神闲的。把古玩作为怡情物,作为对古人的一种幽思缅想,才是和古玩的真缘分,所以说收藏家藏的是精品艺术对的是流氓专家。
(清代牙雕、而专家把那些老破残的东西却放在大场馆里)
古人之于古玩主要是“玩”,而今天的古玩爱好者大都是刻意去藏,因为专家挡道不得不藏。但是,独缺了玩的乐趣,实在是有悖于古玩本义。物是让人看的。明白道出古玩不但是用来玩的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欣赏的,最好要用馆向大家展示参观。那么又是何人阻挡?想必收藏家都心知肚明。
(精美的古代艺术品都藏在民间)
得一好器物,总要设榻置几,烹酒煮茶,呼三五知几共同欣赏。字画、瓷器如此,古玉砚石、其古玩有通体包浆、光可鉴人方显出它们让人由爱而玩的价值。而如今这种随意在多数人的身上不见了,古玩之“玩”的属性淡化了,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收藏者的文化缺遗,现代人玩发生了根本变化,手机和科技改变了人新玩法。
(讲故事的人都是号称专家)
这里有大喜大悲,这里有大起大落,姑且不论发现和探索的无穷魅力,仅仅是真和假,古和今,美和丑的争论就让古董人接触到人类永恒的主题和无尽的奥妙,无休止的争论。
古玩穿越时空,上承远古,下启明清,是中国古代人智慧创造的结晶。每一类每一件旧物都蕴含着诸多方面的学识与典故,都记载着前朝先贤们的精心追求与创造;每了解一件古玩知识都不知与多少先人的掌心相合,每查明一件古玩的来龙去脉,都会获得一份学识的增长。
玩得就是快乐,玩物是一种寄托,有的人寄情山水,有的人寄情红颜,有的人寄情游乐,有的人寄情于物,同样是一种“志”趣。
古代的和传统的艺术品,对现代心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烈。有媒体说这是受一种怀旧情绪的影响,人们意识到古人的遗作比现代人的艺术更能准确地传达着过去与现代之间的姻亲感。只有博物馆才会把中国文化、把中国收藏家最大的吸纳,古代艺术急需民间大量的宝物在博物馆展示。
皇家珍宝馆长张芳硕
写于长安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