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用不上搜肠刮肚。
《红楼梦》的作者当然是曹雪芹。
曹雪芹,谁?
可以是阿狗,可以是阿猫,不就一个号嘛。
离开书的内容,去谈书的作者,便毫无意义。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讲的是清风明月,即明清际的故事。如果你不认同这一点,那请自便,不用看下去。
而今普遍认为《红楼梦》的作者为明朝遗民(臣),但说法众多。如朱慈烺,吴梅村,洪升,冒襄,傅山等等,等等。
众多说法有个共同特点,因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解读时大家便把作者与书中的石头,或者说宝玉拉上关系。如此这般,书中的宝玉便是作者某某某。
当然啰,解读出来的《红楼梦》便颇有差异,有些甚至大相径庭。
记得小时候,经常因为直呼他人(年长者或辈分高者)的名字而受到父母的责骂,这便是所谓的名讳。
明朝虽然没有后来的文字狱,但对名号的忌讳历来有之。
《红楼梦》的篇首赫然出现一个“检”字,“检阅”的“检。”
“检阅”,现在已经是常用词了。但在此之前,似乎没有这样的组词习惯。
道理说起来也简单:“阅”,在门内逐个数的意思,引申为“仔细地读”。“检”,查个大纲的意思。“阅”的仔细程度要比“检”的仔细程度大得多,我们夸张地翻译一下“检阅”:马虎地仔细地读。撞车了,哈。
要避讳这个“检”字也很简单,你写“查阅”也可,单写“阅”也无不可。
后文中也多次出现“检”字,比如回目名里的“抄检大观园”。之前好象也没有“抄检”这样的说法,一般都用“查抄”。
看起来,作者是有意使用这样的写法。“抄检大观园”让人读起来联想成“抄、检大观园”。
除非作者对他原来的国君崇祯帝朱由检有啥“小小”的意见,不然你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据木夫所知,崇祯帝为国为君为人,除了对个别事的处理尖刻点,一般人对他少有微词。包括他的敌人李自成,后来的清政府,以及我们这些后人。
说到尖刻,大家想到的首先是袁崇焕的极刑。
袁崇焕在《红楼梦》中的戏份很大,有多个图层:元春,贾敏,坠儿,以及智通寺里的聋哑和尚等。
如果作者不是朱由检,又有谁会把我们的袁大督描写成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的恩师,自己的亲娘,一个小偷,甚至聋哑和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