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烂好人
在几年前那是后我还没有毕业,在一家武汉的公司实习,武汉的夏天加把孜然就是烤肉的温度,因为省钱,只租了一个8平方的小隔间里没有窗户没有空调也舍不得买一个电扇,那天有一个很多年没有联系过的初中同学,告诉我,他辞了工作,身边没什么钱,找我借点钱(他没有读大学出去工作三四年了),他说过几天还给我,几天之后发信息给他根本不回信息,回了信息就是说过两天给,结果了半个月也还没有消息,只后就被以前的同学拉进了初中群,我才知道我的善良是多么的傻,因为我看到他在群里一直有事没事发红包,我只是再也没有和这个同学联系可能因为的不是钱的问题,我应该就是典型的烂好人吧
烂好人的表现形式:
凡事迁就别人,有求必应
明明下班很累,很想回家葛优躺,偏偏同事让自己帮忙去取个物品,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常常帮助别人,自己却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
朋友特别伤心的时候你总在第一时间啊安慰,但到了自己伤心的时候总不愿意麻烦别人,让别人听我们诉说。
自己牺牲也叫别人有所得
明明就不顺路来完成同事的委托,结果帮了别人的忙,还要谎称自己是顺路;
宁愿自己委屈,也不破坏友谊和环境
明明对别人的做法感到很生气,却在外人面前努力维持得体、优雅、大方、高情商的形象,并豁达地原谅对方;
我有一个学姐,在聊天的过程中和我说去过这么一个事情,因为学姐是浙江人,家庭比较富裕,人也比较好说话,现在看来就是烂好人的,给室友免费带了一学期的早餐(早餐前都是自己掏的)心理很气愤但是为了维持同学友情,室友友谊一直愤愤不说,她是不懂得拒绝别人,被别人一味的索取,甚至影响了你自己正常的生活。
努力在外人面前营造100分人设:好好先生、温文尔雅的名媛范、风趣幽默的段子手、乐于助人的同事大哥、同事里的知心姐姐……即便灵魂的深处不断发出OS,要求他们终止这种“虐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仍然苦苦维持人设。
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世道艰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履薄冰,应该要努力经营好。
当然,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烂好人”人群的表现源自于内心极度的不自信。他们觉得自己太有个性就会不招人待见;从心理学讲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被认同的需求,因为这是我们自尊的体现,是马斯洛人的五个需求层次中的一个,认同需求处于顶端,体现了认同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这是安全需要也是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性的本质,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
摆脱脸薄心软
认清自己,真实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别人的认同,但是当我们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就从自尊转向了虚荣,我们都要获得关注
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们要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要敢于说不,当朋友今天交我帮忙拿快递,但刚好我有事的时候我能敢于说不。如果我们不进行拒绝,他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你影响你生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我们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接受不完美
是要求完美的负担。太多的年轻人都在要求完美,要求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要你肯承认人生不是完美的,是伴随着妥协、挫折的,是有极限的,日子就会轻松很多。当然,你应该一直往前走,但不能够要求自己永远不出错,不能要求自己做一次就成功,让自己柔软一些。如果你真的很用心、很敏锐地去感受生活,你就能更自如地接受不完美,又保有追求完美的动力。还有,我一直提倡要多读书,多看看别人的经验,多听听别人的想法,是可以纠正自己的。
学会独处,
承认生活中其实很大一部分时间我们需要独处,我们在生活中现实的状况是没有很多人会关心注意你,我们需要承认孤独,当一个人觉得孤单的时候,主要的原因就是觉得不安全,这不是每天出去相亲就能够改变的,是你的生活并不是你的生活,你的滥社交,你的烂好人就是只是为了逃避独自面对孤独
客气的拒绝
如果是“烂好人”,拒绝会是一件让人感觉可怕的事情,为了避免让对方失望,会害怕说“不”,既然不容易,我们就需要学习“客气的拒绝”,方法为:
•先感谢那个请你帮忙的人;
•礼貌但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
•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
•不要举棋不定而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
形成烂好人两大社交因素:
传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似乎加剧了“圣母”的形成趋势。让人产生被诅咒的感觉的品质,如善良美好、无私奉献、辛勤培育下一代及先人后己,都是当今时代所津津乐道的完美父母(尤其是母亲)所应具备的品质。
电视电影等的对烂好人渲染塑造:
正如苏珊.法拉第在《反挫》中写的那样:“顺从和牺牲之类的表现是文化赋予女性的传统荣誉徽章,宣称这能让女性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关爱。”自媒体的发酵和烘托让这种思维方式快速的占领我们的认知世界
很多人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开始接触,因为烂好人和待人接物有重合焦点,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经常会告诫我们要知道“吃亏是福、能帮别人的就尽量帮别人,我们也被学校中的学院派理论所引导”,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电视剧和小说人物中的对于烂好人的设置,对烂好人是塑造的多么好,再加上自媒体的兴起,加速了认识的覆盖度。
开始写文章不久,写的不好,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