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这些年,我的性格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看上去依然外向而乐观,但沉默却也在日渐加重——这种“沉默”隐藏在热切日常里,即隐藏实意,总避重就轻,常讳莫如深。
说直白点,我越发不屑于向第二人表露自己。我曾是个感性惯了的人,有时真情流露得甚至会热泪盈眶,而此时蓦然发现自己这不经意的变化,着实不可思议。
那,这算不算是一种成长呢?那,如果成长有标准的话,这种沉默又是不是标准之一呢?
日前,在视频里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紧紧抱着一个黄布包裹着的大方盒子,他不断虔诚柔声地对方盒子念到:“爷爷,我们送你回家了,回武汉了……爷爷,您要跟着来哦……爷爷,和您这边的朋友道道别吧……我们送您回 大 陆了……爷爷……”这是别人的故事,可为什么我的眼睛突然便进了沙子呢?无声地,沉默地……
经历过许多彻夜不眠的夜晚,才明白:每一个白天都值得等待。翻阅过许多复杂多变的人心,才晓得:人艰不拆,哪怕对方故意伤害了自己,自己也不必讶异,更不该疑惑。我用沉默来等待,用沉默来自愈,在沉默中走出去。
文/若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