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我们太软弱,而是外部世界太强大而已。但我们无法改变外部世界,但可以使自己变得强大从而在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的时候能够不那么快的缴械投降低头认输。如此来说,我们就能给自己一个温柔的慈悲的拥抱,给自己一些耐心和接纳。
刚刚听了一个播客,很显然受到了影响。内心一种对自己的批判的声音蠢蠢欲动,“你应该怎么样”的声音开始像幽灵一样开始对自己进行审判,而结合自己现在的真实的状况,一种淡淡的罪恶感又控制了自己。我没有接纳真实的自己,我好像也不想要不打算接纳真实的自己,而嘴上和文字中却一直在说要接纳自己,原来,真正的接纳就是如其所示,允许一切发生。
而我现在正经历的一切,就是真实的生活和自己。我要接纳这种无所事事的悠闲的还带着一些焦虑的生活和状态。允许自己休息,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允许自己闲赋在家,允许自己以孩子和家务为重,允许自己享受这一切,允许自己吃顿好的,奖励自己一顿火锅,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和生活。
很多时候,外部事物的确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自我感觉和高的价值感,所以适当的给自己买一些精致的东西是非常有利于自己的心情的,这一点对于我们普通人老说毋庸置疑。当我们内心能量不足的时候,的确需要从外部去获得能量,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是很好的补充能量的方式。
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谴责和审判的想法很快就不翼而飞了。这大概就是看见的力量,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包围并且被带走的时候,写下这些感受和认知是一种不错的可以很快走出负面认知的好方法。而我通过写作就一次次的拯救自己于不良情绪和错误认知之中。如此来说,写作并不是我们要实现什么伟大的目标和愿景,写作本身就能拯救和治愈我们自己。
诚然,写作有很多好处。但对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治愈自己。通过写作看到自己的恐惧和焦虑。而当这些情绪被看见的时候,它们也变得并没有那么面目狰狞了。而那些错误的认知也一点点的通过理性的思考变得相对更客观和中肯,思维当中的非黑即白和灾难化的想法也通过写作一点点的得到矫正。
这两天在读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书中尼采那些振聋发聩的言语就像闪电一样,稍不留神就击破自己的固有认知网络。我知道要打破错误的认知重建更贴合实际正确的认知基础不是一本书两本书能做到的,需要长期的大量阅读和实践思考才能一点点用正确的认知去替代错误的认知,最后完成整个认知体系的重建。
或许,这就是读书的力量和好处。纵然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找到那些名人名言和某本书的内容,但很显一个基本的原理是当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完整的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对于书中所说的那一两句口口相传的名言警句能更好的理解,这点在我身上是得到验证的。所以,想要获得一些靠谱的东西,毫无疑问大概率要付出对等的成本,指望听一两句名言警句就能过好这一生是不现实的,那本质上是满足了人们想要走捷径的痴心妄想。
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这也是一条简单的朴素的道理,几乎不用质疑。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如此。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于大部分所包装出来的东西保持警惕,在眼花缭乱的世界中活的清醒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