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精神的“旅店”——读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之前在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时恰好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余华论》,两相结合看完后,有这些想法。
《十八岁出门远行》按理来说就是“仿梦小说”,就是要有意地偏离日常逻辑,你可以说是“梦”的荒诞,也可以说是现实的荒诞。
主人公在遭遇“噩梦”的时候,我觉得那段情节真的蛮荒诞的,一堆人哄抢苹果,司机只是在旁边笑嘻嘻,甚至带着“我”的红色背包离开了,想是司机和那些“抢劫者”串通好的,但是如果串通好的话为什么要这么哄抢苹果,难道苹果和车子也是这个司机偷抢来的吗?我当时觉得这里有些奇怪。
而在这篇解读文章中,余华这部小说是探索性的小说,“仔细研读,你就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这个道理,至今还没有一个广泛的认可的归纳。”
作者从另一方向解读这部小说,还抓住借用了夏中义的解读关键,以此再更深入的解读研究。这让我更加能读懂这篇文章,离拨开故事的迷雾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