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诗歌,含蓄,婉约,朦胧,这是最鲜明的特色。含蓄是意在言外。婉约是情隐事中。朦胧是故造梦境。当然,含蓄,婉约,朦胧,也都是汉诗的艺术特色,但在爱情诗中便显得更加突出。
爱情常常是从单相思开始的。世间的爱情大多先经历一段单相思的暗恋阶段。
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写的便是这种暗恋的情感体验: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崔护这首诗里隐藏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 “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崔答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也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扁之,因题诗于左扉……”
这段记载有人说是先有了崔护的诗然后才虚构出来的。究竟是否真有其事,现已无从考究。但就诗文来看,都城南庄,人面桃花,作者的二度临门,诗人错失艳遇良缘的惆怅心情,这可都是真的。
此诗的前二句写去年清明日的一次踏青艳遇,洋溢着诗人对美人的赞誉和追忆。诗人并没有写这位让他动心的女子如何地美丽,但以春日盛开的桃花为妙喻,让人由桃花的艳丽、鲜嫩、清新想象出美女的妩媚与妖娆。而后二句的转结又从眷恋不舍的往日追忆中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桃花依然一如去年所见,春·风也照样轻轻吹拂着,然而,美人不见了,院门被铁锁锁住了。先前的那位美女去哪儿啦?一股怅然若失的莫大伤感蓦地袭上心头,而那在春·风中微笑着的桃花,仿佛在取笑诗人的自作多情,更让诗人倍加惆怅和尴尬,这诗的艺朮效果便出来了。
从诗意来说,崔护的这首诗还只是写出了一种由寻春艳遇引发的一种单相思,一种缺乏情意相与交流的暗恋,可以说还只是一种恋情的初始体验。但当他再度登门访旧时明显是带有一种殷切期待的,而现实却将他的期待撕得粉碎,于是无限惆怅便跃然纸上。
也许他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早些时候来,如果早来的话或许有机会向她坦露自已的心迹。但男女之间的交往,古代人要比现代人困难得多。即使男女双方爱慕已久,也不是那么轻易便敢启口的。唐人韩偓有一首《复偶见》写一位少女与情人几回见面,都因害羞而不敢将自已的爱慕之情明白说出来,韩偓把热恋中的女子想说又不敢说的那种羞涩神态,刻画得生动有趣。其诗曰: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能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这也是一个艳若桃花的女子,眉毛象柳叶一样细长清秀。这美丽的姑娘脸上还留有泪痕,忧愁的心情还凝聚在细长的眉毛上。这诗的前二句写女子的美丽、写女子的愁怀,这让人情不自禁地想知道美女为何伤心落泪。后面二句当然便是揭示答案的。但读完方明白原来也没什么大事,这女子见了情郎,几次想说又害羞地张不开口,不但张不开口,连心里兴奋与欢乐的情绪也不敢流露出来,哪怕一丝儿笑容都被自己扼杀在胸间。
当然,过后便后悔、难受,未免抱怨自已真没用。这种心境相信许多人在初恋时都体验过,但韩偓用“几回抬眼又低头”一句便把这女子与情人见面含羞不语、走后抱怨落泪的情景写得十分逼真。
韩偓在唐代是以善长写男女恋爱心态而出了名的。他的另一首七绝《想得》写男女相处瞬间的温馨与暗恋也十分有味。其诗曰:
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华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
题目告诉我们,这诗写的是过去了的事,过去了的情感。过去了的旧事而时时想得起来,说明印象十分深刻。究竟是什么事印象这么深呢?诗的前两句交待时间与地点。时间是清明的前一天,也就是寒食节那个月明风清的夜晚。地点是在一所深宅大院里的亭台边。时间地点传递出一种悠闲静逸的气氛。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想起来了,“那人”(一个让他神魂颠倒的女子)在他身边垂手而立,一副娇柔害羞的模样,迟迟不肯坐到秋千板上去。
原来让诗人总想回忆的是去年寒食夜和心上人一起在月光下荡秋千的欢乐情景。那种恋情悄悄蠢动的感觉,那种心灵微微碰撞的体验,如今一旦想起来,心里依然禁不住会泛起一层层柔情的涟漪,一阵阵爱意的温馨。
韩偓用声律优美的诗句咏唱出情人相处时的那种温馨情感记忆,读来让人垂慕不已。此诗在刻画一位初恋少女的情态和心理特点方面用笔细腻入微,十分到位。“垂手立”写形态,“娇羞”写面容,而“不肯”二字则直逼内心深处的意识活动,将情窦初开的女子矜持腼腆的心态揭示无遗。
相思与暗恋是男女私下爱慕的深层次发展,如何把自己的爱慕之意传递给自己所爱的人,这是现实爱情生活中最具艺术风味的情节。诗人敏锐的眼光通常便善于捕捉这样的细节。
唐代宗大历年间十才子之一的李端,写过一首《听筝》的五绝,据说还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先读其诗,再叙其事。诗曰: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金粟柱指雕饰精美的古筝系弦木,玉房指古筝上安枕处。这诗的前二句以“金粟柱”、“玉房”、“素手”刻意描写“鸣筝”女子的高雅风姿和“鸣筝”环境的富丽堂皇。据元朝的伊世珍在其《琅嬛记》中所记,当时是在郭暧驸马府中,自然金光银气相与斗艳。这位“鸣筝”女子是一绝色乐妓,名叫“镜儿”。李端因写过一首《赠郭驸马》一诗,把驸马爷着实吹捧了一番,深得郭暧的欣赏,遂被待为府上贵宾。“镜儿”仰慕李端的才华,偷偷爱上了他。但李端并不知情,只顾和驸马爷及一班名贵饮酒谈笑。于是这女子故意“时时误拂弦”以期“周郎”(知音)回头一顾。果然这精通音律的李端,一听曲子弹错了就扭头看了那女子一眼。“镜儿”见心上人中招,马上用目光对接,放出上万伏的电。李端当然读懂这目光的含义,也为筝女的美色和才艺所吸引,于是两人遂以筝声为掩饰,眉来眼去,相互流连,情意无穷。
这情景不多一会便被郭暖发觉,要在平时,不立马杀了这乐妓那才怪。好在当日驸马爷心情好,又碍于李端的面子,并不发怒,只是罚李端当场吟诗一首,李端便趁机写了这首五绝,直言恋情原由。据说郭暖一高兴,便把这“镜儿”赏给他。
李端在宴席上听筝辨错赚得美人归的故事,也许只是历代文人喜欢自我欣赏乃至自我意淫的老调子而已。但这首五绝,描写女子殷切盼望“知音”关注以便传情送意的情态,又巧妙融入“曲有误,周郎顾”的三国故事,借音乐演奏故意出错来揭示少女细腻的内心世界,可谓别开生面,惟妙惟肖,不愧为唐代一首名作。
由李端这诗可知,思恋中的男女,爱慕之意有时是无须用言语表达的。感情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眼睛进行的。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胜过笨拙的千言万语。但眼神的交流只是传递一种情感的信息,双方读懂这一信息之后依然盼望能通过经由言语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