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开学时,我统计了孩子们的一些信息,主要是让他们把生日和各自目标、理想写下来。让孩子们写农历的生日时为了我誊到日历上按时给他们过生日,理想是为了了解一下他们对未来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这一周我看到他们写的理想,有个董同学,说以后想做有益的事,这让我很震惊。我便专门为孩子们开了个班会,他们听得都非常专注。我希望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励志的种子,让每个人都树立起自己的理想,然后朝着理想努力,从而激发他们更大更持久的学习与成长动力。
班会结束后,有个孩子走到我身边,问道:“老师,我的理想不远大,没事吧?”我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告诉他:“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千万不要因为理想‘远大’或‘不远大’而否定自己。”正好我们班有个同学想当小卖部老板,我还在课上说了这件事情,表达了对他的肯定,我说这个理想非常好,也很真实,只要真心喜欢这件事,并且坚持做下去,他一定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和价值。
我跟她说,一定不要因为理想的大小而否定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我一直跟孩子们强调,要认真思考自己人生中喜欢的事,并坚持做下去,把这份“喜欢”变成“热爱”。人生只要有热爱,无论将来从事哪一行,都能慢慢找到幸福感与自身价值;有了目标与追求,有了热爱,他们也会活得更充实、更幸福。
之前还有个同学的理想是“当咸鱼”。这个孩子平时比较懒散,无论是学习、日常行为,还是写作业、听课,都显得没什么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看到他的理想是“当咸鱼”时,笑着对他说:“就算想当咸鱼,我们也要学会‘翻身’呀!咸鱼翻身的那一天,就是你开始努力上进的一天,不能一辈子就这么安安静静、浑浑噩噩地当条咸鱼。”所以,我感觉这个孩子的理想还需要我持续去鼓励和引导,帮他慢慢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这样才能从内到外激发他主动成长的动力。
王阳明先生也多次强调过励志的重要性。我一直在思考,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孩子,慢慢培养他们的励志精神,帮助他们树立理想——无论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还是从事某一具体职业的个人理想,都应该从小开始培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明白“立志”的重要意义,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一个积极主动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想,这正是我们小学教育应该努力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