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琼工作室 输出的力量
演讲MVP:峰终强化来自王琼工作室 输出的力量
用峰终定律指导演讲
又是一个周末,春光如许。小区附近的公园里,竹道蜿蜒,入林深处的一个精致的小亭子里,坐着严蒋佳和严蒋楠姐妹,呢喃低语。
“姐姐,不好意思,还需要你的指点,”妹妹撒起娇来,摇着姐姐的胳膊求助,“上周晨会后,我和同事们分享了你给的价值模型,大家都说有启发。可是,具体怎么整合起来用呀?我们还是不太清楚。好在,老总出国一周,也让我们喘口气。这不,下个礼拜还是躲不过,还要给他汇报呢。”严蒋楠絮絮叨叨说了前因后果。
“我跟你说吧,”姐姐接着话茬,“我培训、辅导过的演讲有1000多场,备课的时候,我会访谈公司高管的期望和要求,了解他们对员工商务演讲的评价与反馈。最有意思的是在一家公司里,我采访了法务、合规部门的总经理、市场总监、公关总监,你猜他们共同的反馈是什么?”
“是啥呀?”妹妹敦促地问到。
“听完了汇报,两个词:So What?——那又怎样?”姐姐揭秘到。
“所以,我在培训中特别爱引用这个人说的话,常常让高管和学员忍俊不禁:‘没让他们明白,就让他们糊涂。——美国总统杜鲁门(1884-1972)’”
“其实,很多演讲不就是这么干的吗?讲的人在台上侃侃而谈,听的人忙忙碌碌刷手机、发邮件。甚至,美国的Toastmaster、大师会以及很多训练口才和演讲机构居然把笑声的次数、起立鼓掌的次数,作为一个演讲好坏的指标。【1】不过,咱们中国文化比较内敛,不会用那样的指标。可是,有的公司也被逼出了以‘低头刷屏率’作为演讲效果的反馈指标。你说,为什么有人鼓掌致意,笑声不断,为什么有人昏昏欲睡,心不在焉?”姐姐分享着。
“我教你一招,叫——峰终强化。核心是关注听众注意力的曲线,获得他们注意力红利。”姐姐介绍着自己的心得。
“还是先告诉你一个实验数据,”姐姐非常重视实证性研究,言必有据,“这是斯坦福大学调研的结果,聚焦听众注意力的曲线。(见下图)一个是演讲时间,一个是保持专注度的听众比例。一般在演讲刚开头,有75%左右的听众能够专注;5-6分钟后,专注的听众达到峰值,但是之后快速下降;到35分钟左右,只有四分之一的听众还保持专注;演讲结束前会有些许上扬。这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5-6分钟之后听众就开始分神溜号了。所以如何留住他们,让更多人保持专注,获取他们的注意力就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设计的空间。”【2】
“那怎么办?”妹妹又心急地问到。
“有办法,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提出了一个‘峰终定律’,总结了我们潜意识体验的特点:(Peak-End Rule)。就是说在‘峰(peak)’和‘终(end)’时的体验,主宰了我们对一段体验的好或者坏的感受,而跟好坏感受的总的比重以及体验时间长短无关。”【3】
“所以,你可以把目标衔接、价值创造的模型整合起来,根据峰终定律调动节奏起伏。”姐姐提出来建议。
“这么干啊:
①问候听众,暖场,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②之后1-2分钟,把目标衔接的话语表达出来:听完我/这个演讲,您将能够……。突出对听众的服务意识、痛点感知、信息增量。
③接着3-6分钟,突出主题的价值主张:对于听众、客户、行业的价值;对于公司、组织、部门、个人的价值;突出会遇到的阻碍因素以及如何反转和解决。你一定要在三五分钟的演讲里,让听众达到开悟的状态,这是体验的峰值。
④然后接下来分步论证。
⑤最后结束1分钟再次强调目标、价值,把听众的注意力推向余音绕梁的终点。
这就是在给自己的演讲谱个曲,有起有伏,”姐姐一气呵成,介绍了一个方法。
“你看乔布斯就很会抓人,”姐姐举了个例子,”我研究了一下他2008年苹果笔记本电脑Mac Air的发布会演讲,峰终体验就很好。”(见下图)
“✔整场发布会1小时44分钟。
✔他在一开始5-15秒就买了个关子,提示来宾‘There is something in the air.——今天的空气中有点特别的东西。’
✔接着,开始后的23秒,他就把目标展示出来,‘今天我来介绍第三个苹果电脑Apple Mac Air——世界上最薄的电脑。’
✔再之后的3′25″-4′20″的时间里,他把发布会推向了一个峰值,和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索尼TZ进行对比,找到了竞品最好的地方,但还是发现竞品做出了妥协,牺牲了屏幕大小、重量、键盘大小和处理器等关键指标。
✔对比之后,乔布斯强调,‘Apple Mac Air最厚的地方比竞品最薄的地方还薄,而且还保持了全尺寸屏幕、键盘。此外,没有突出的钩子,不会挂住衣服。’然后一路展示下去。
✔在结束的时候,再次把观众的注意力推向终点的峰值——苹果Air,世界上最薄的电脑,和Mac Book , Mac Book Pro组成了最好的电脑旗舰。”
“讲得太好了,”妹妹由衷地赞叹到,“我回去也要去给我的演讲谱个曲——峰终定律。”
“行!期待你成功。”姐姐预祝妹妹好运。
【1】 源于《成功演讲的奥秘:如何通过一个强大的演讲表达自己》[美] 杰里米·唐诺文
【2】 源于《思考快与慢》[美]丹尼尔·卡尼曼
【3】 源于斯坦福大学2008年“公众演讲”课程
【4】 乔布斯2008年苹果笔记本电脑 Mac Air发布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487435/
文章:王参谋
封面&插图:Jenny,张夏媛
排版:Jenny,张夏媛
王参谋
峰终强化你用到了吗?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