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买来的爸爸”吗?如果不想,就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吧,如果你爱他。
现在这个社会,以“忙”为借口而造成亲子情感疏离的这种情形,似乎是相当普遍的;而“忙”似乎也成了许多父母最常拿来“合理化”减少陪伴子女的借口。“孩子的童年只有一个”,父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时光也只有那短短的一段时间,而且稍纵即逝,如果以“忙”为托辞,会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损失。
迫于生活压力,很多母亲在休完产假后继续工作,而年龄尚小的宝宝大部分就交给隔代亲人或者保姆来抚养。要知道,孩子就是生来陪伴父母成长和认知“幸福”的小天使啊!再忙,也要抽空陪孩子。老人带孩子与年轻父母带孩子的区别,首先在于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大多数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往往考虑这样做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但老人对待孩子往往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而较少理会这种满足对他们有益还是有害。
而且,如果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到了四五岁再接回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鸿沟”一辈子也弥补不回来。因为你没有长时间地陪伴孩子,这样在他的心里其实是觉得“我对爸爸妈妈来说似乎可有可无”,那么你对于孩子来说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所以,年轻的父母,不管多么忙,都要抽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完全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交给老人,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现在的很多“问题孩子”其实都出自缺少关爱的家庭。孩子年龄越小,对家人关爱的感受越明显,虽然对于婴儿来说这种感受通常没有得到表达,但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在孩子长大后,小时候储存的关爱可以帮助他们热爱生活、战胜困难,而如果这种储藏不足,在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选择极端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周末仅有的一点陪孩子的时间,千万不要两极分化。要么,是周末或节假日尽情地满足孩子提出的有理、无理的所有要求,匆匆忙忙陪孩子吃KFC、买玩具等,这期间我们仍然不断地打电话、接电话,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是掏钱!然后把这当成对孩子的关爱。要么,就是严厉地追问孩子的成绩,有不满意的分数,不问青红皂白给孩子一些责备甚至是一顿打,而不指导孩子如何面对没有考好的成绩,如何战胜困难。
不管工作有多繁忙,我们一定要记住,幼小的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