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 李宗盛《山丘》
其实,“荣许大酒店”本来并不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其余四人此时正住在距离我们5公里,更上面的“成都川菜馆”。可弹尽粮绝,深夜深山中,两个人相依为命地走了快3个小时,不可能再去汇合。此时,闪着红光的几行字,在理查呼之欲出的泪光的反射下,格外耀眼,是人间最美的霓虹。
霓虹灯下的小屋内,喊声歇斯底里,与屋外形成强烈的反差。
“傻X,搞毛呢?!”
“靠,这呢!中路!中路!快来啊!”
三位青少年对着手机游戏,头爆青筋,口吐飞沫,十分投入。看见门口面无表情的两张疲惫的脸,都愣住了,五个人面面相觑,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为了打破僵局,我和理查如同两个千辛万苦逃出战场却又误入敌军阵营的蠢兵一样试探性的问:“请问还有房间么?”
“有。”
“标间多少钱?”
“150”,稍大一点的青少年回答道。
“用登记么?”
“不用不用,在这交钱,带他们去房间”。
两个稍小的青少年提着暖瓶,带着我们俩,穿过几栋小楼后,来到最深处的一个房间。整个过程没啥废话,极不情愿。
更令人不爽的是,他们说,过一个小时要停水停电。
我们进屋赶紧把所有能充电的都插上,打开手机,队友们的提示铺天盖地:
“切记,你们两个千万不要过来!”
“看到荣许大酒店就住下,别动,千万别动!”
“条件很差。想哭,但我不能哭,因为被子枕头本来就是湿的”
。。。。。。
翻看他们发来的照片,贫瘠中夹杂着合理。嗯,对对对,这才是想象中川藏线该有的样子嘛!
我环顾四周,除了将要停水停电,至少还算整洁,也没什么不好。喝完理查不知从哪弄来的啤酒,怀揣着幸灾乐祸的心,扭头睡着了。
因为要补上昨天欠下的近5公里,天蒙蒙亮就要起来,赶到川菜馆,迎接我们的是一双双哀怨的眼神。
我和理查连忙解释道:“其实我们那也一般,没水没电的,澡都没洗”。
老李和童庆忿忿不平:“我不管,今晚要住好点的!”,然后相继用右脚使劲儿地踹了下车撑子,绝尘而去。
“我也先走了,你们先吃口饭吧,反正你们骑的快,一会追我吧”,大师姐就温柔的多。
所谓的饭店内一片浪籍,凳子七扭八歪的躺着,没人叠被子,正中间的桌子上一大盆面述着热气,才依稀有着不久前有人来过的痕迹。到处都散发着“此地不宜久留”的气息。吸溜溜迅速干了3碗净面,理查,极限和我便踏上了追赶大师姐之路。
今天的行程简单粗暴,爬个东达山,下个坡就到。
东达山,垭口全新海拔标高5130米,超过米拉山口一跃成为川藏南线最高海拔,同时被誉为“生命禁区”,怪吓人的。
川藏线的一大魅力在于每天的景色都不同。昨晚安静的山,阳光下变得壮阔起来。天上云彩四周泛白中间发灰,很有层次感。天空的蓝比婚纱照里的还要不真实。能见度极高,周围一切都清清楚楚的,假如没有山的遮挡,一眼能望到拉萨。
极限偏爱这样的景色,今天每一百米都要下来拍照,死心塌地的跟着我们。另外和我们一起的还有一个骑公路车的兄弟,皮肤黝黑,身材紧实,绝对是练过的。只穿一件跨栏小背心,甚至还穿着锁鞋,看起来相当专业了。
大家只顾着遥望和拍照,不爱说话。四个人个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话题浮于表面,无非是“你从哪里来,几个人,今天要到哪里去,明天呢”这样不过脑的5W2H问题。公路车小黑由于比我们多休息了一天,因此之前没有碰到。也是为了赶去左贡过节。
听说我们队中还有一位女生一起,前方几公里处的那个小红点就是,小黑表现得非常惊讶:“能爬东达山的女生可不多呀!”,我们压抑着自豪感,分别替大师姐婉转的表达了“这都不算什么”的意思。
小黑好奇心喷涌,找个理由加快速度甩开了我们,半个小时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点。
一条长路,两侧青山。
公路片大多都是这种场景风格。临近中午,热了起来,陆陆续续的开始有风骚的骑友只穿一条秋裤骑了,颜色呢当然是公路灰,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我发现秋裤相比骑行裤有很大优势,透气性不输,而且质感好的秋裤总是介于宽松和贴身之间,在风中,颤抖着,摇曳着,发出声响,加强了驰骋的感觉,骑行裤就不行,糊腿,而且做作。
“这回真的有反应了。”我跟极限汇报。
海拔一过4500米,明显感觉呼吸急促,每1公里都需要下来缓缓,把气倒匀,我示意他们两个先走不用管我。嘴上说好,可从他们经常下来拍照喝水这一反常举动上来看大家都对高原都不太适应。
这很正常,我能理解。
可大师姐我不太能理解。追了几个小时了,小红点越追越小,怎么个情况,这是肿么了?不是肿了么?这可是川藏最高垭口,不下来歇歇给几分薄面么?
随着海拔过了4800米,没人再说追不追她的事情了,我们休息的频率由每1公里缩短为每500米,再到每300米。休息时,看着大师姐红衣绿裤,不骄不躁,不悲不喜的身影渐渐远去,我们也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喘气发呆,眼神饱含期望和不解,像三个站在村口的老父亲。
算了,let it go吧,我们累了,真的挺累了。
是她过人的天赋,还是打针发挥了奇效?又或是越挫越勇的性格,还是川藏南线第一高激发了她的斗志?
如果你也这样想,你就错了,你就偶像剧思维了。后来我们还专门采访了大师姐,满怀着期待侧耳倾听,可她只是淡淡的回复了句:“我还以为你们在前面呢,不敢歇啊”。
哪有那么多励志故事。
通过我们6个人分别确认,大师姐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唯一一位骑行的女性。
垭口拍照即使是双剪刀手也依然显得威风凛凛,震慑八方。东达女王的气势,羡煞旁人。
据后来大师姐说,有两个小伙子(应该有小黑)追上了她,并试图和她搭话:
“美女!不错哟!骑这么快呀!”
她正眼都没看,又只是淡淡的回复一句:
“叫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