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是放学后,周日则是从早到晚一整天,我将父亲制作的大小十几种纸袋装进大竹筐里,放在自行车的后架上,沿街叫卖。
最初,客户是街边的甜品店,我随意兜圈子,走到哪儿算哪儿。后来自己开动脑筋,将鹿儿岛市内分成七个区域,以一周为单位,按顺序走动,另外,我还将纸袋放在批发店里,委托他们代销,他们卖掉多少,我就收多少钱。如此这般,我想了许多点子。
不久,别的点心批发店也纷纷下单,父亲和我忙不过来,甚至还雇人帮忙。而且,据说由于我们的纸袋在市场上畅销,当时,从福冈来的纸袋商竟然撤退了。
作为一个完全外行的高中生所从事的买卖,这称得上很大的成功了。这可以说是我作为经营者的原点,是珍贵的体验。
那个时期,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利,唯有纸袋生意获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多年后我回顾当时的情况,思考成功的理由时,忽然悟到了一个道理。
其他的事情,几乎都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护,或者是获得别人的好评,与此相反,只有纸袋行商出于帮扶家计,守护家人的目的,是从关爱他人出发的行为。就是说,其中蕴含着善意的动机。
在利他的地基之上,建立成功的大厦
如果动机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在风险企业的创业者中,以获得财富,博取名声为目的而开创事业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如果企业经营的引擎仅仅置于追求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功名心或名誉心之上,那么,即使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企业也终究无法长期发展壮大。
所谓动机,也可以说是推动事物前进时的地基,有了不可动摇的牢固地基,就能在其上建立宏伟的建筑。相反,如果地基不牢靠,却想建造豪华的房屋,那是无法成功的,因此,如果动机不纯,凡事都无法顺利推进。
京瓷创建之初提出经营动机是:把我个人的技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