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从報紙上看到一篇小故事,是说善良的。故事中的一家人每年的清明节,除了給長眠於黃泉的先辈扫墓之外,最後都要到一個孤坟边唤一声:"小爺爺,我們来看你來啦。"然後上坟头割去杂草杂树,重新培土,插上彩幡儿。
坟中之人是誰?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只知道他是一位乞丐。70多年前,他行乞到村裡,最後死在路邊。信佛的曾祖母買了棺材一口安葬了他。从此后,這家人每到清明掃墓的時候都會念及這位"討飯爺爺",這個平淡无奇的故事在這個平淡無奇的家族中却显得光彩奪目。
從孩子懂事的時候,大人们便告訴小孩子們有這樣一位"討飯爺爺",每當看到要飯的老人時,就會想起孤坟中睡著的老人是不是像他一樣。奶奶、父親、母親以及村里的老人們會一遍遍的說起這段70多年前的往事。从這個故事中让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善良,什麼叫做家族的榮耀。佛教中有"积德行善,恩及子孙"之說,真的如此。曾祖母70多年前做了善事,這70多年来,這個家族几代人都被這個善举教誨着,知道人生在世,應該与人為善。曾祖母临死的時候,這样交待母親:"每年清明不要忘了讨饭的阿公,他孤苦伶仃,每年都要念及他一次。"从此之後,凡是清明,母親捧著香烛最後總是提及這位"討饭爺爺",并燒一些冥紙给他。女儿要出嫁时,母親也是這樣交待女兒的,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討飯爺爺。"
70多年前病死他乡的乞丐竟然成為家族中不可缺少的先人,這似乎有些荒唐,但是,這70多年来,這位乞丐爺爺对這几代人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母親在清明節前夕,一边折黃紙一边对儿子、儿媳妇及孫子低声慢语:"咱家有个讨饭爺爺,当年客死在村里,你曾祖母做好事安葬了他,以後,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念到他,你們要記住。"
或許這個关于善良的故事一直會被传承下去,這是一個家族的荣光,一种不能丟失的品德。
我深深地被這個故事所感动了,被這個家族的善良所感动着。孤坟中的老人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便客死異鄉,被一個善良的好心人給埋葬了。死者與這個家庭素昧平生,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但是出于善良和憐憫之心,把他葬在家族的祖坟中,每年都會給這個孤坟扫墓烧些紙錢,让善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成為這個家族的美談。
在我們這個民族,是一個崇尚善良的民族,"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善良成为一种美好的化身,在一個充滿善良的社會中沒有丑恶,沒有虚偽,沒有欺騙,沒有残酷的戰爭,沒有自私和貪婪,那将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社會啊。但自從人類有了善良以後,与之相伴的就是惡。在我的周圍有着許多形形色色的惡人,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丑恶的靈魂和最卑鄙的嘴脸,這是人间的另一道風景,令我不寒而栗。是啊,我以前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溫馨、友善和笑容的社會里,而現實中却看到的是這樣赤裸裸的罪惡。人和人之間都是毫無任何掩飾的瘋狂占有和弱肉強食, 他們的人性和善良呢?都泯滅了,都消失了,變得沒有任何社會的良知和道德。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善良,那將是多麼地可怕啊。社會就不會安宁,人们就不會安居乐业,世界就不會到處充滿了欢歌笑語,而是變成一片黯淡,從此不再是美好的乐园。
人性的惡将会给社會帶來潛在的威脅和灾难,当人们失去理性时,在面對誘惑時,会情不自禁地被利欲之心所占据,会實施罪惡。他们不会想到被害人的痛苦,不會想到给别人帶來的傷害,更不會想到給這個社會所造成的危害。當他們面對受害人的苦苦哀求时,并不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滥杀无辜,所以給这樣的惡人談及善良,無疑是对牛弹琴,善良是永遠无法感動惡的。
我曾经試图用我的善意去感化他們的惡行,但往往是被惡人認為可欺,甚至是曲解和利用我的善良,朝著相反的方向背道而馳。于是善良被惡人们无情的踐踏了、蹂躪了、摧殘了。我這里所指的惡是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並非是耸人听闻,有时善良在罪恶面前显得很弱小,很孤單。而惡的手段則是殘忍和冷漠,人一旦喪失了人性,也就變成了惡魔。
我們崇尚善良,謳歌善良,是因為善良是人性中最闪光、最高贵的品德,是每個人都应具備的品德。"吾以恶小而不為,吾以善小而為之。"任何人的善良之举都是从小事開始做起,积小善而成大德。做惡人也是从小惡而成大惡。一個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善事而不做惡事。做人要有人品,賦有同情心和憐憫之心,特別是在別人处在危难之时、需要你的幫助時,哪怕是你的一双手,一句暖心的話都会让人感動,救人于危难之中功德無量啊。對於那些弱勢族群,他們在苦難中掙扎著,盼望著有人能夠解救他們,那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又显得那麼地無助与無奈啊。任何人的善良對於落难中的人來說都是灵丹妙药,都能夠象泉水一樣滋潤着他們的心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美好的人性,让人們深深的體會到善良的偉大和可貴,無論何時何地,人都不能丟掉善良的本性,這也是做人的根本。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樣你就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他人,無愧於社會。
我一直都在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這也是让我引以為傲的。在我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那些弱勢群體和可怜的人,我這麼多年問心無愧的是我沒有做過任何壞事,我的許多善举深深的感染到我的周圍。我不但自己要善良,还要告訴我的身邊的人,让他们也要和我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誰都會有困難的時候,這一生會有很多的磨难与坎坷,你能够去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去幫助更多人,把善良传递下去,一個人、兩個人、一批人、兩批人,一代人、兩代人,就這樣把善良从每個人的手中傳递着而不能丟失,否則就丟失了做人的本性。要學會乐善好施,对穷苦的人要施以愛心,要相信多做好事会积大徳的。
我為他人所做的善事并沒有想過會有什麼回報,只是图个心安理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和开心。当我看到別人在困難中,如果我不去伸出援手拉人一把,幫助人一下,我的心里永遠都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和不安。只有我去幫助別人,我的心里才能踏實,我想有的人會記住,有的人很快就會忘記了,這並不為奇,也不會影響到我的善良之心,該做的時候我还是要做的。試想假如我在困難的時候,我也是多麼地渴望得到好心人的幫助,希望有人能夠把我从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這又怎麼能不让我为之感动呢?得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如果沒有許多善良的人无私的幫助,恐怕也就不會有我的現在。是他人無私的付出成就了我的一番事業,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因為我得到了别人的愛心,受惠於他人的善良之心,才使我把善良传承下去。我們的民族被譽為是一個善良的、勤奮的、勇敢的民族,而今怎麼沦落到這種地步了,我們的社會到處充滿了罪惡,我不敢去想像和面對現實,只要是我們都能够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愛心,我想我們的社會还是健康的、美好的、可愛的,我們的民族才是偉大的、仁愛和民族。
一個人活在世上,有時候生命极其短暫,当你在回首過去時,并不被你的所作所為感到有罪惡感,只要你為社會做了許多的善事,社會會記住你的。一個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是他的口碑。俗話說"人過留名 雁過留聲。"在你所到之處,給他人留下一個好名聲,如果坏事做絕了,老天爺都會懲罰你的。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到處都洋溢著一顆顆善良之心、传递着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人們通過自己的行為传递着善良和愛心来感動這個世界,感動自己的周圍。
做善事要从小善開始,在生活中遇到别人的困難不能去袖手旁觀,應該施以援手,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別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我在受苦受難时,別人就可以免遭悲苦,苦了我一個,幸福許多人。
我們从前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這個家族的善良并沒有任何的轰轰烈烈和惊天动地,却把善良一代代的相传下去,他們的善良很簡單也很樸實、很真诚。从一個家族折射出我們的民族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传递着善良,让善良的種子在广闊的中华大地上生根發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