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他乡与故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莫问他乡与故乡》有感

    这一生会有故乡几处,良师益友,知己二三,确是幸事。季老写他留学德国十几年,烽火战乱,硝烟四起,法西斯氛围弥漫,饥肠辘辘的求学之路。哥廷根的春丽夏艳秋实冬静,漫步在山径密林中惊鸿一瞥惊走觅食的小鹿,吱呀歌唱的小鸟,四季轮转,碧草如旧,亭榭犹新,却也掩不住局势之瞬息万变,物是人非,满目疮痍。艰难的学习环境下,得益于博士导师的严谨苛求及自我对语言的天赋,研究梵文和巴利文颇得赞赏。德国人对待学术可谓执着,对待职称评定乃实至名归,值得中国学习。即使是普通的德国家庭妇女,也熟知古典音乐,欧洲史等,文化的精髓与传成为国人之涵养。季老离开祖国时,身后几乎是没入海洋,废墟残垣的故土,因此抱定信念,学成归国,报之深情。

      我喜欢季老笔下的北京城,站在景山高处或北海白塔,纵目南望,红墙中的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中闪出金光,仿佛在那里波动,宛如一片黄色的海洋。在黄昏时分,西单一带,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别有韵味。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小胡同儿,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四合院,北大的未名湖,西府海棠一团锦绣,榆叶梅繁花满枝,倒比我记忆中美上万千。我行走在胡同深处,安居清末太监置办的四合院中,去往人生嘈杂的后海,某一天起了个大早登上景山最高处一览晨晖中闪耀的故宫。多么欢喜能够感受到古建筑古文化的沉淀,岁月沧桑,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宫墙内外的轶事。我十分珍视,足下每一块方砖,它恪印着兴衰荣辱。今天的城,风清气朗时还能欣赏到岁月恩赐的美景,雾霾天连呼吸的空气都是灰黑的尘粒,不也是叫人失望。或许我尚不能理解现在帝都的魅力!

     孩提时,求学路,工作后,去过的很多地方,足印映入心底,便成了故乡,相遇的许多人,过客往矣,而你们留于心中,便成了知己好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最近把高晓松的《晓说》和《晓松奇谈》又重新翻出来听,他讲到一段二战时期外公张维、外婆陆士嘉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
    Kris在路上阅读 1,742评论 2 9
  •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是,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
    张一一吖阅读 963评论 0 1
  • 人的青春就像是刺猬立起刺一般 刺伤拥抱你的人 柔软的身体在刺下酣然入睡 毫不知情 拥抱你的人却满是伤痕
    燕掩阅读 419评论 0 0
  • 很想你,缺找不到理由去找你。不过,找你是不是真的需要理由呢?我之前就不需要理由啊。无理由的打扰是让你烦了吗?如果是...
    奔跑的卡卡阅读 1,254评论 0 0
  • 记得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喜欢了上一个女孩,她温柔,善良,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扑闪扑闪,让我魂牵梦绕,在我舍友的挑唆...
    独孤九贱v阅读 185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