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 共学《反脆弱》 Day01
今天我们共学的是:
前言
思考:
1.什么是反脆弱性?特点是什么?(与复原⼒的区别是什么?)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
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它具有任何与时俱进事物的特质:进化、文化、观念、革命、政治制度、技术创新、文化和经济的成功、企业的生存、美食食谱(比如,鸡汤或加入一滴干邑葡萄酒的鞑靼牛排),还有城市、文化、法律制度的兴起、赤道雨林的生长和细菌耐药性的增长等。反脆弱性决定了有生命的有机体或复杂体(比如人体)与无生命的机械体(比如办公桌上的订书机)之间的区别。
反脆弱性的事物喜欢波动性等,也喜欢时间。
2.哪些事物具有反脆弱性?
我们很容易看到周围有一些偏好压力和波动性的事物,如经济系统、你的身体、你的营养(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饮食缺乏随机性,缺乏偶尔挨饿带来的压力)、你的心灵,甚至还有极具反脆弱性的金融合约——它们本质上就是要从市场的波动中获益。
3.如何提升反脆弱性?(做哪些会提升脆弱性?脆弱推⼿是指?)
具有强韧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而非逃避)随机事件、不可预测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脆弱推手往往陷入苏联–哈佛派谬见,即(不科学地)高估科学知识的能量。秉持这种谬见的人就是所谓的天真的理性主义者、合理化者,或有时被叫作合理理性主义者,因为他认为事情背后的原因是可以自动显现的。
4.为什么定投践⾏群可以很⼤程度提升你的反脆弱性?
因为定投本身是在分散风险,而且我们定投的是两个大周期,即使有极端恶劣情况也不用害怕,反倒是为后期积累资本。
5.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乔治·桑塔耶拿所说的:人只有在以不折不扣的诚意评判世界、评判他人的时候……才能获得切切实实的自由……这不只是一个目的,而是一项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