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看过不少相关报道,在失温冻死之前,有些人会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比如脱衣服、微笑和挖洞。
关于脱衣服,现在已有明确的科学解释。科学家认为,寒冷的人脱衣服,是因为肌肉持续收缩变得无力,突然放松,导致皮肤表面的血管突然扩张,这会给当事人一种燥热的假象,于是脱衣服。这是因为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失效,大脑中负责调节体温的下丘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从而进行了反向操作。
关于微笑,有说法认为大脑中负责调节体温的下丘脑,也通过神经控制着人体面部的肌肉,因为失控,下丘脑会让人在临死前露出神秘的微笑。我觉得也有可能,失温者就是在美好幻觉中走向死亡的。大脑缺氧严重,人体就会产生幻觉。因为人体在危险与痛苦中,因而此时的幻觉一定是补偿性的,是美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是一个关于失温的故事。圣诞夜,饥寒交迫的小女孩,一根火柴也没卖掉,最后她擦亮了火柴,随着一根根火柴被点燃,她看见了温暖的壁炉、烤鹅、圣诞树、外婆,最终嘴角带着微笑死去。
从大部分失温遇难者的面部表情来看,他们都是安详且面带微笑的,应该是“看到”了自己想看的画面。在冻死之前,也许他们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感觉到了温暖与幸福感。就像小女孩看到壁炉,他们都看见了自己所渴求的东西:灶台、篝火、热腾腾的火锅或者温暖如春的某个地方……
关于挖洞,研究人员发现,有些严重失温者,在濒临失去性命之前,在野外会钻到树叶堆里,停车场的车底下,如果在室内会钻到床下、衣柜的后面,还有的爬到架子或桌子下。如果在野外这么做,我们可能以为这是去树叶下御寒,其实不然;而在室内,这种做法就很不正常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失温遇难者身体最终被发现的位置,有时只能通过匍匐爬行或身体平躺才能到达,从而导致膝盖和肘部受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试图挤进狭窄低矮的空间,而那些地方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这种奇怪的挖洞行为,也被称为终末穴居,或终末挖洞。
为什么冻死的人会有这个诡异行为?在中重度的失温症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体温会不断下降,此时心脏泵血较少,大脑会缺氧,记忆力会下降。整个人陷入昏昏沉沉的状态,逐渐丧失意识,慢慢睡去,器官逐渐关闭,走向死亡。这时候人自发地寻找狭小的空间,是一种潜藏在人体中的本能被触发,类似于冬眠的原始保护机制,就像是远古穴居人躲进洞穴,逃避寒冷,减少热量的散失。
我们人类、鸟类,以及包括身边的猫、狗等在内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属于温血动物。众所周知,温血动物在冬眠时,往往会挖洞进入一个封闭的小巢穴过冬,这个狭小的空间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的热量损失。上古洪荒之时,我们都是住在洞中的。我们穴居的祖先们,披着兽皮,挥着长矛,白天外出狩猎和采集,晚上回到篝火照亮的洞穴。几乎全世界各地的古人都曾将洞穴作为居所。因为处於山林之间,洞穴不仅可以为他们挡风遮雨,而且如果在入口燃烧火堆还可以防止野兽入侵。失温者在最后阶段穿越漫长的进化岁月,逆行回到了先祖的行为模式,产生一种原始的、类似挖洞的保护行为,他们选择这么做应该是在潜意识里寻求庇护,回到穴居状态。
人类的许多心理和天性都是在长期历史中被选择出来的。根据热带草原法则,人类的进化在一万年前就已经停止了。进化是需要几万年、几十万年的积累的,对于大自然来说,一万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所以演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很多生理特征,还是停留在一万年前的游牧民部落时代。也就是说,我们拥有一个石器时代的身体,包括大脑。即使我们已生活在一个手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全自动热水器环绕的现代世界,眼花缭乱面对一切突飞猛进的科技大爆炸,但是,一旦被抛掷于大自然严酷的考验之中,置身于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比如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突遭失温,我们的身体反应和冰河时期的穴居人祖先,其实没有两样。
从人类的群体到个体,如果回到从前,从前的从前,那是什么?那是一个洞穴。作为人类的群体,远古时代我们都是穴居人。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生命萌芽之初都在母亲的子宫。所以,如果回到从前,回归本能,那就是返回洞穴。洞穴即原初世界。钻回去,即回到我们生命的原点。
从洞穴走向平原,再从聚落走向城市,这就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步履。想到我们人类一万年的历史演化,在大自然慢悠悠的动辄以千万年来计算的混沌时间里,在生命的本质层面上,几乎就没怎么进化过,怎不叫人心焦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