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感是人们务必要应对的所有心理变量中,决定人们能否快乐,健康,成功生活的基本元素之一。
人们在失去控制感之后会迅速崩溃,失去对现实的正确感知,并无力再付出努力。
那么贝连是如何在身心俱疲,濒临崩溃的境况下重获控制感的呢?
困境的关键在于:在一切都显得无法控制,沮丧到绝望时,一个人究竟还能做些什么,还能控制些什么?
许多濒临崩溃的人,根本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贝连想过,并且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一个球一个球的坚持,一个洞一个洞的坚持,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
他没有多少信心能打出好的比赛,即使他之前有过好的表现,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再现这种优异成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球一个球尽己所能的打下去,一个洞一个洞尽己所能的打下去。
许多人会觉得这不就是“坚持”,“永不放弃”吗?这我们都知道。
其实不然。
海明威说过,“不要混淆行为和行动”。
显然在海明威的眼里,行为和行动完全是两码事。
比如考试,许多人都经历过备考期间的焦虑,失望甚至是崩溃。 当我们走进图书馆时,会发现里面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不同,都在做着笔记,做着题目。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差别在于思维内部。
有些人就是单调,无力的坚持。心中恐惧但依然存在渺茫的希望。他们只是不断重复,做题,做笔记的行为,只是机械的重复。
而有些人就和贝连一样,他们处在压力焦虑中,但仍然认真的做笔记,对待他们学到的任何一个细微的点滴,他们都力图彻底掌握。一个单词背一遍记不住就两遍,三遍,直到完全掌握。一个题目做一遍不会就两遍,三遍, 直到完全掌握。
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否取得如愿的成绩,甚至都不知道这样是否来得及。但是他们和贝连一样, 他们意识到,只有这些才是自己真正能控制的,他们也在这样做的过程中,重获了控制感。
这里的关键在于,无论你在做什么,把你做的过程的环节,那些你可以控制的环节,做到你当时所能做到的最好。这就是重获控制感的秘诀。
这个秘诀能让你走出无力感,走出沮丧和焦虑,也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坦然宁静。获得内在的力量。
正如我当下写文章,如果我想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我大概会崩溃,绝望。 因为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我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做到。
但是写一篇没有错别字的文章,是我能够控制的,我只要不断回顾检查,写完了多检查几遍,就能保证没有错别字。即使到发表了之后发现了有错的地方,也能够通过修改功能改过来。
写一篇段落清晰的文章,也是我能做到的,我只要把长的内容分成几段,重要的文字独立成一段就可以了。这个也不难。
写一篇立意清晰的文章,也是我能做到的。我只要从头到尾只说一个观点,多余的话和其它观点少说就行
这也是我能做到的。
写一篇真情实感,不矫揉造作的文章,也是我能做到的。
我只要在写的时候,不断问自己,我真是这么想的吗?我真的是这么做的吗?不断的问自己并给出如实的回答。写出的文章就是真情实感。
可以看到,写文章这么复杂的事情,拆分成十几个环节,发现有七八个环节是我能够做好的。
做好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我想控制,这些环节就能做到我当时所能做到的最好。
简而言之,对行为中可以控制优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意的控制和优化就是行动,否则就是盲目的机械的行为,是精神混乱中的动作而已。
归根结底,人生只有两种状态,行为和行动。
前者人生失控,濒临崩溃。后者掌握人生。
If you're absent during my struggle
Don't expect to be present during my success.
---威尔史密斯
一个人如果总是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那么这个人早晚都不普通了。
越远的地方越看不清,越近的地方当然看的越清晰,但是人们往往不屑,反过来看,反过来做的人就厉害了。
焦虑是无法避免的,焦虑的时候,想再多都是浪费精力,很多问题在当时的情境下很难想清楚,特别是人生大问题,最好还是在点滴的踏实行动中获得力量。
很多问题都值得思考,但是很多问题不是当下能想明白的。所以始终把明确的事情付诸行动。自己很想弄明白的事情,自然会想。也许某一天就突然豁然开朗了,那是人生阅历的累积带来的顿悟。
摘录自核聚文章。详情请查看核聚同名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