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近邻日本,是这个世界上拍恐怖片拍得最好的国家。(有之一吗?)
不同于欧美血浆四射带来的“生理”冲击,日式恐怖片更多是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精神震撼。
它为何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
在我看来有三大因素↓↓↓
一:“怨灵”,“复仇”
其实日本电影在诞生之初,便与“恐怖片”这个电影类型结缘。
现存的最早的日本电影——1897年拍摄的《赏红叶》,讲的便是一位富家千金化为恶鬼复仇的故事。
到了20世纪中期,一部电影的出现更是把日式恐怖片推到了业界最顶尖的水准。
这就是1964年上映的——《怪谈》。
《怪谈》改编自日本怪谈文学鼻祖小泉八云的小说。
小泉八云把当地居民口中所流传的神怪故事,辅以自己不幸的人生经历,经过加工改编成这部著作。
在小泉八云的故事中,他并没有着墨于鬼怪的狰狞面孔,而是更注重于营造意境和氛围。
这对日本恐怖片的后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怪谈》里的故事,并非为了吓人而吓人。
而是充满着对恶的劝诫和对善的向往,每个怨灵背后都有自己可悲的故事。
如故事「黑发」,就是讲述了一个为了出人头地的武士抛妻弃子,最后遭到妻子的黑发缠绕致死的故事。
而后世那些知名的“怨灵”基本都是延续这种设定。
《午夜凶铃》里的贞子,因自己的超能力遭到世人的嫉妒与唾弃,最后被养父谋杀。
《咒怨》里的伽椰子, 因被丈夫怀疑出轨,最后被拧断脖子而死。
《富江》里的富江,因为美貌让人妒忌和迷恋,最终被残忍分尸。
《鬼水凶灵》中的美津子,得不到父母关爱,就连溺亡于水塔中也无人问津。
《鬼娃娃花子》里的花子,在学校里找妈妈时被坏人杀死在厕所里。
这些可怜的人,生前无不受到至亲、朋友、家人的背叛,惨遭横祸。
最终怨念不灭,制造出一系列的恐怖事件进行复仇。
这就是日本的“咒”文化。
在遭遇侮辱或失败的情况下,报仇是一件“好事”——这样的文化在日本传统中占有很高的位置。
复仇行为在日本封建社会是被理解和提倡的,早期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亦有大量复仇情节。
三浦绫子的著作《冰点》,就是复仇文学的代表。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民众法律意识的健全,诉诸武力的复仇开始被“诅咒”所取代。
这是现代日本人法律意识和迷信思想的杂交产物。
二:“场景”,“物件”
我们回想日本恐怖片令人感到恐惧之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发生恐怖事件的环境多为民宅、学校、公共场合,而且经常在大白天发生。
这样的设定,置观众于熟悉的环境中,增强了代入感。
而那些生活中随处可以见的物件,如:
《午夜凶铃》中看了就会离奇死亡的录像带;
《鬼来电》中发送着死亡讯息的手机;
《美发尸》中怨念不散,吞噬活人的头发;
《鬼水凶灵》中水龙头流出的,诡异恶臭的黑水。
这些日常可见的物件,都在给观众植入一种“危机无处不在”的意识。
你想想——
能冲出头发的水龙头,兀自咯吱作响的房门,无意间看到的镜子,突然响起的铃声.....
这些都让人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时间长了,你大脑就会产生看什么都像“鬼”的反应。
恐怖元素生活化,是日本恐怖片的重要标签之一。
这与日本人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压抑的社会现状有直接关系。
特别是经济衰退后,随着失业率攀升,日本民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犯罪率,自杀率每年都在升高。
民众经常处于上班节奏紧张,下班心里空虚的状态中。
这种不安定,随时面临崩溃的恐怖之感,被导演们当做“符号”提炼出来。
造就了一批批知名的变态角色和经典恐怖电影。
三:“鬼形象”
既然是鬼片,“鬼”才是最重要的元素。
日本恐怖片刻画的“鬼形象”,总是充满神秘感。
就像《午夜凶铃》,96分钟的电影,贞子真身出现还不到2分钟。
她们含怨而死,成为厉鬼,无差别的报复所有生者。
她们变成鬼后,就被赋予狰狞的面孔,怪异的声音和扭曲的肢体。
这种模式化的“变丑”,被定格为恐怖来临的符号。
那一瞬间,你就会忘记她们生前到底有多好看。
她们喜欢以黑白的形象出现,乌黑的长发遮满整个脸庞。
她们披头散发,从远处慢慢向你爬来。
随着步步逼近,那种阴冷和濒临死亡的气息越来越强烈。
其中,《午夜凶铃》贞子爬出电视;
《咒怨》伽椰子爬下楼梯;
这两幕最为吓人。
两位是日本恐怖片史上的一姐二姐。
大家在争论到底谁最恐怖时,片方甚至让她们在《贞子VS伽椰子》里打了一架。
虽然恐怖的外表下呈现的都是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
但在被这种画面刺激后,我想大多数观众还是很难再去悲天悯人吧。
总而言之,日本恐怖片依托传统文化背景,用其独有的电影语言,通过对观众心灵感官的双重刺激,触及人内心最真实恐惧。
它有独特的魅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欢迎点赞、评论、分享,更多精彩陆续有来。
也可以来我的公众号【人生电影公司】找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