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圣贤的诗,最苦逼的人
今日周六,薄雾凉晨,细雨蒙蒙,时过初冬,适合静卧养生。
静卧床上听着说书唐史,蓦地又想起昨晚读过杜甫杜子美的生平和他的那些传世之作,以及摘抄的那些他留给后人的诗句名篇。
近读《名家经典唐诗赏读》这本书,颇有兴致,书中集了诗仙、诗圣、诗佛、诗魔、诗鬼、诗囚、诗豪和小李杜的部分诗文,因为集者结合了这9人的生平,并附带从养生学的角度评析,让人读着读着就联想到了《唐书》中的人物。结合养生和历史,再追随着他们的文字梦回大唐,感慨、惊叹、哀怨一并袭来,常常便想,如若他们是自己前世的替身,在某事某诗上又会作何选择?
唐诗之美,上承秦汉,下启元宋,蓼蓼数言便可邀人入境,引发共鸣,或讽喻或闲适或感伤,无不入脑入心,入木三分,入骨三分。于是,注意力从赚钻转到了诵读默念;于是,在放在书无意识地拿起手机时又开始有意思地撰文,叹李白的天外诗来,哭杜甫的死难葬身,赞王维、白居易后半身的半官半隐和禅心入定,鸣李贺短命的不平,惜贾岛的苦吟伤身,壮刘禹锡的不屈与豪迈,悲李商隐的仕途惨淡,疑杜牧的放纵与滥情……
我读书常喜欢随性随心,此前略知杜诗,故将杜甫这一章放在最后才读,并参阅了相关书籍。
杜甫,原本可以不必活得那么苦逼!诗文俱佳,书法了得。百度上有人问:李杜谁在物质生活上更苦?卧槽,你读过李杜的几首诗?你当真以为杜甫一生多出入歧王宅和崔九堂,你不知道杜甫要过饭?你不知道杜甫最豪的宅是草堂?
风和日暖,鸟鸣花放,那是自然的事。正所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此刻,静卧在初冬的大别山下的被窝里,畅想一下恰恰啼的黄莺,我隔着手机屏幕和窗子,就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0岁,诗一般的年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在经史子集中流连忘返。孔子说,读书超过三年,没有人不产生做官的意念,果不其然。虽然老爸做着小官,反正吃喝不愁,杜甫带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的豪情,奔向原以为可以立即“开挂”的人生。
苦逼的命运埋伏在杜甫的人生路旁,冷笑着,狰狞着,“犹抱琵琶半遮面”。
科举失利迎头一捧!“可服?”,“不服,我还年轻”。好吧,年轻,不急,且去“追星”,且去“壮游”。
“追星”就“追巨星”,借他的光我的的才照亮此后的命。那就选大Ⅴ李白所在的圈子吧,酒没少喝,钱没赚到,君子固穷,君子固穷,我有才,我怕个熊?!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不停地仰天大笑不停地出门,有名气就是好,到哪都有花赏有酒喝,但不确定性太多,诗词唱和总有兴尽的时侯,剑客李白筋骨健壮,少小多病的杜甫岂能长久承受。最让杜甫受不了的是,李白斗酒后写诗比“吐酒”还容易,可杜甫斗酒后出了除了“吐酒”就剩头晕了。
杜甫说:去长安吧?
李白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不去,那里鬼多,要去你去。
杜甫不服,一呆十年。“服不?”“服,囗服心服带佩服,泥马,真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没人买诗也没人买字,城里病人贼多,“我上山采药”,路上所见所闻又摧生了心中的诗意,囗占一绝又一绝,囊中无钱,碗中无米,活命要紧,化个妆要饭去,堂堂诗人,堂堂诗人!
机会来了,老板说给个小官,好吧,高不成先低就,上任之前回家省亲,进门便闻哭声,原来小儿已经饿死,命运还能再凄惨吗?匆匆忙忙赴任,谁知就任半道就遭上兵荒马乱。杜甫心说,安禄山你这个龟孙子,你不仅祸害着大唐,还祸害我在物质生活方面不得翻身。
老爹失业,偶像失势,逃亡,我写;要饭,我写;盖个茅屋,我写;秋风西来,我写……宁苦身以利人,天下寒士多,岂独我一人?苦逼又如何?信命我偏不认命。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且入诗来;织女、老妇、老农、官吏、将军、恶少,且进文去。诗圣书写着史诗,史诗超度着现实的苦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无论漂泊到什么地方,无论生活多么困苦,杜甫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存世之诗逾千首之多。
一条破船之上,漂泊一生的杜甫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一年挨饿已是常态,最长一次连饿了5天。58岁啊,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唐朝要说也不算短寿,如若生活不是如此困顿,热爱生活和创作的杜甫一定还能活得更久,死不暝目啊!更何况死后家属为他下葬都是艰难。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如果有“低保户”、“贫困户”的指标该多好,何至如此?何至如此?
时代造就命运,国家不幸诗家兴,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就不会有那些苦的让人刻骨铭心的文字。比不上李白的“无”中生“有”,杜甫在“有”中生“有”中苦逼了后半生。
稍后要去接参加辅导培训的孩子了,我再睡会儿。“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小室冬睡足,窗外雨迟迟”。
人生实苦,但杜甫从未向苦难低头。相较陶渊明,杜甫的精神功力更深更厚。如果人生可以向后穿越该多好,一定有许多人愿意资助这个写圣贤诗的苦逼诗人。
杜甫是个实诚的人,外诚于事,内诚于心。
2018.12.1日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