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听课记
每个周三,是学校数学教研活动日。这次,大家相约在一起,听了“毫米的认识”这节课。
“毫米的认识”属于“几何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重在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具体到这节课,则要重点培养孩子的长度观念,让孩子建立“毫米”的表象,明白1毫米有多长。
教学时,老师从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宽高入手,让孩子明白——在不足一个厘米的情况下,要引入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或者是在要求更精确的情形下,也要引入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进而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实际生活与生产的需要,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在建立1毫米有多长这个环节中,孩子感悟到了1毫米很短很短,那么,到底有多短呢?孩子一时间表达不清。
比如:一张白纸有多厚呢?是1毫米吗?身份证有多厚呢,是1毫米吗?一张扑克牌有多厚呢,也是1毫米吗?这些物体的厚度都很小很小,但是,它们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而一张纸的厚度则比一毫米还要少,大概十张白纸的厚度才是1毫米;六张扑克牌的厚度才是1毫米。换言之,1毫米有多长,不能给孩子仅仅建立了很短很短这个感觉,还要明白大概在什么范围内,也要明白比1毫米更短的物体有哪些……
课上,有孩子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进率在换算不同的长度单位,这是这节课的一个基本知识点。能否进一步思考,为何人们这么喜欢,进而规定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呢?这个一定与什么有关呢?孩子能想到十进制计数法这个点上来吗?……
还有,先估算再测量,是培养孩子量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什么孩子的估测能力太差呢?估计是9厘米,但是测量的结果是26厘米,这么远的差距是怎样产生的呢?孩子的量感要怎样培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