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听课记

“毫米的认识”听课记

每个周三,是学校数学教研活动日。这次,大家相约在一起,听了“毫米的认识”这节课。

“毫米的认识”属于“几何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重在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具体到这节课,则要重点培养孩子的长度观念,让孩子建立“毫米”的表象,明白1毫米有多长。

教学时,老师从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宽高入手,让孩子明白——在不足一个厘米的情况下,要引入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或者是在要求更精确的情形下,也要引入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进而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实际生活与生产的需要,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在建立1毫米有多长这个环节中,孩子感悟到了1毫米很短很短,那么,到底有多短呢?孩子一时间表达不清。

比如:一张白纸有多厚呢?是1毫米吗?身份证有多厚呢,是1毫米吗?一张扑克牌有多厚呢,也是1毫米吗?这些物体的厚度都很小很小,但是,它们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而一张纸的厚度则比一毫米还要少,大概十张白纸的厚度才是1毫米;六张扑克牌的厚度才是1毫米。换言之,1毫米有多长,不能给孩子仅仅建立了很短很短这个感觉,还要明白大概在什么范围内,也要明白比1毫米更短的物体有哪些……

课上,有孩子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进率在换算不同的长度单位,这是这节课的一个基本知识点。能否进一步思考,为何人们这么喜欢,进而规定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呢?这个一定与什么有关呢?孩子能想到十进制计数法这个点上来吗?……

还有,先估算再测量,是培养孩子量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什么孩子的估测能力太差呢?估计是9厘米,但是测量的结果是26厘米,这么远的差距是怎样产生的呢?孩子的量感要怎样培养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板块 1、展示昨天学生用“拃、庹、步”测量的结果单。 2、为什么同样一个物体两个...
    闫江艳阅读 5,504评论 0 3
  • 闻春丽/文 图片来自好友/@你,忘了自己 三(1)班的张老师说要来听我上数学课...
    早安NO27阅读 439评论 1 1
  • 晚上我辅导女儿数学。有一道题是1.1Km是多少cm。整整讲了1.5小时,最后也不知会不会。我当时真的体验到什么是“...
    傻璐璐阅读 69,229评论 2 2
  • 课前三分钟小计算 15+47= 63+19= 24+36= 56-28= 3...
    彤同妈妈阅读 5,394评论 0 2
  • 广武山雾大,英雄隐匿(注1)夔州城外,江水急东吴太远(注2) 杨慎江边饮酒,仰头数晚霞几道(注3) 北国雪大,一枚...
    身后眼前阅读 2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