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快递小哥用普通话叫出苏楠木三个字的时候我楞了一下,还是收到了简书的出版书。放到角落里已经两个月,现在想起来,也会翻翻,在简书线下买的书,一定要再写观后感,放到简书上,依靠打赏的钱赚回买书的钱,这样得想法,让我抽出时间来,细细的读,慢慢的写,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简书商城上10积分加上39.9块钱就能兑换的一本简书作者们写的短篇小说合集《世界和它的悲欢》。
这本书里写了什么呢?通过笔者梳理大概能得到三个方向的感悟和体会,分别是人,情,事三个章节,每个章节有六个短篇小说。其实,考究作者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写一部短篇小说,小说是什么?是流散于平淡现实里的釆颉精华,就像是把生活琐碎打磨串联成一串宝石项链或者手环。也折射出编辑对主题把控的能力,可以通过这本书看到,互联网写作平台的不管业余还是专业自媒体人,自由职业者,作家,都是牟足了劲儿。如同扉页写的,这些文字很有力量,这些故事鲜活有人间烟火味儿。
作为一个连续的解读,本来我想大概得写写读后感,偷偷懒就算了,奈何想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读后感,也殊为不易,因此我也忝做三个章节,精选有意思的一篇或者几篇小说,进行分析,一是自己巩固提高,二是自己巩固提高。(我想没多少人喜欢看读后感~)
人字卷,有意思的是苏小飞的《劝死和催生》。有些现实主义加点讽刺隐喻的味道。精华的一段文字,我也摘录下来分享给各位看官。
故事的大概讲的有怀孕的老刘头儿媳妇,有老刘头,背景发生在,农村乡下,宿命般三个月连下的大雪,寒冬腊月。老刘头年老体迈到了要去世的跟前,而他儿媳妇也要生了,在思想落后的小山村,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不免有些矛盾,也让老刘头子女很是为难。他们想让老刘头了结心愿,好快咽气,丧送的队伍都准备好了,老刘头就是不咽气。
于是引出了故事另一个角色苏老三,十里八村的“劝死人”,帮助那些要死不知道怎么死的人解脱。将老刘头抬到堂屋,风雪穿堂打到木板上,老刘头的身上,苏老三一通给老刘头讲过往云烟的模糊事儿,勾起老刘头的回忆,回光返现,老刘头觉得这辈子太过贫苦,没有盼头,起身看到院子里,那些纸扎的刍狗玩意儿,心里倒是放下心,他可不知道的,这些风雪里的祭祀物料只是租来的,一天好几个钱。为了不红白相冲,他决定死在小年夜之前,苏老三取出他的烟斗自己点燃了未抽,递到重新躺倒木板上的老刘头嘴边,喃喃道“刘老哥,人都有一死,也许两年,也许七八年我也得去下边陪你,所以人嘛。看开点,你再想想那些比你还早死的人。你看看多少比你还惨,所以啊,你可以知足了,抽一口吧。从头再来。”老刘头回想起来,确实是这个道理,兀自抽了一口旱烟,只觉得虚无缥缈,那些纸扎的玩意也活过来,迎着他起身,召唤着他,去到外边光亮和温暖的地方。
当然,这些是老刘头的幻想,烟斗里是加了料的,就是罂粟,冬天呼吸的白气渐渐没有了,众人心想“终于死了!”,紧接着有人大喊“刘老爷驾鹤西去,仪式开始。”哭声不断,鞭炮唢呐,好不热闹。
傍晚事罢,老刘头和那个冬天一起被埋葬在村东头的黑夜里,连同他的苦难一起沉睡而去。
刘家儿媳挺着大肚子纠缠丧礼队伍,只租不买的物料让主事人拿回,她已经生了七个女儿,这次怕再不生一个儿子,那就不妙了,催生婆刚到,说巧不巧,吵完架的刘家儿媳也要生了,难产,虚弱让她沉睡,在梦里,她看见老刘头骑着马,淡淡的对她说“谢谢你的马,让那些小鬼追不上我。”不等刘家儿媳悟出这里话中恐惧,远处出现了黑白无常,老刘头大喊“快跑~”朦胧间只听见“使劲……使劲……”
催生的瞎婆边推刘家儿媳肚子,叫着“使劲……”刘家儿媳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也许是黑白无常追来,更怕见老刘头,使劲的生。
孩子的哭声划破黑夜,瞎婆讲“恭喜,恭喜,是个男孩。”用剪刀剪断了脐带。
母子平安。
结局瞎婆缓缓走出房间,而苏老三等着她很久,他们一起在繁星闪耀的雪夜里消失在远处。
劝死和催生,就这篇小说而言,荒诞不经之中会有嘲讽现实生活中的漠然与人的冷。不仅天气是大雪,人心也是凉的。两个极端,两个矛盾,在作者的想象中,也在另一个世界重叠融合,没有突兀,可见功力。
文中的瞎婆和苏老三也许是两口子,他们所做的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然而,再那个物质贫乏又落后的时代,他们似乎又是生命某种更迭的见证者,见得多了,也就淡然处之。
世界和它的悲欢,人作为主体,自然有冷暖,世事无常也有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