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北京味道19 | 炸灌肠

炸灌肠

炸灌肠,是北京的特色小吃。

在北京的南方人,第一次听到炸灌肠时,便以为同南方腌制的香肠,或咸甜的广味肠,或是麻辣的川味肠,或者其他熏肉肠,总之都是肉肠。眼前出现炸肉肠的诱人颜色,又彷佛闻到炸肉肠的香味,顿时舌下生津,就想着马上去吃老北京的炸灌肠。

南方人做灌肠,通常是肉馅中加入盐和胡椒白酒调味,把肉馅塞入肠内,晾晒而成。吃法是蒸熟了,切成片吃。因此,我对北京的炸灌肠充满好奇。

据说,北京最早的“灌肠”铺是“福兴居”,清光绪年间开业,掌柜的姓普,人称“灌肠普”。他家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和其它香料,煮得不软不硬、煎得不老不皮,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别有风味。

据说慈禧太后在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曾到这里品尝,并大加赞赏。由此,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宫廷奉献的贡品。不过,现在福兴居早已不存在了。

北京大的风味餐馆没有炸灌肠,要去小的风味餐馆,才有炸灌肠。

一盘炸灌肠上桌了,色泽是淡淡的粉,粉得发白,炸过的肠已经被切成了一片一片。端上桌的还有一小碟捣烂的蒜汁,意思很明白,吃炸灌肠蘸蒜汁。用筷子夹起一片,蘸了蒜汁入口,先尝到了蒜味,咬下去,肠的味道比较淡,也难怪要蘸蒜汁,加重口味。其口感是肠的边沿酥脆,肠中的肉是柔柔的,原来这灌肠,中间塞的是淀粉,就是淀粉肠!

这与我之前想象的炸肉肠不是一个味,无肉不欢的我有点失望。不禁四周环顾,却发现其他人都吃的很投入,有人用一根竹牙签扎着一片灌肠,慢慢嚼着很享受的样子。于是,我也学着拿出牙签,扎着一片一片地蘸着蒜汁吃,果然,吃的姿势变了,心态也变了,立刻感觉是在品味老北京的百年传统小吃了。

原来,北京的传统小吃炸灌肠,有吃的讲究。其一是吃炸灌肠要蘸蒜汁,其二是用小竹签一片片扎着吃,如果用筷子夹着吃,就没有老北京风味的情趣了。

以前没有感觉吃饭的姿势会影响吃饭的心情,亲自体验后,相信了。这让我想到了跑步、想到了运动,当人心情不好时,去跑步去运动,往往都能改善心情。这应该算是外部环境对心境的影响吧。

从以前福兴居的炸灌肠看,曾经的灌肠是含有肉的,但是,现在的灌肠是把淀粉加红曲灌到猪肠子里面,是没有肉的,但因为用油煎得特别香,价钱又便宜,吃的人还是很多。甚至有人买灌肠带回家,根据自己的口味来煎了吃。

到北京旅游的人,如果对北京风味小吃感兴趣,可以去尝尝炸灌肠。记住了,用竹签扎着一片一片地吃,蘸着蒜汁儿吃,才是吃炸灌肠的风味哟。

----------

上一篇 漫话北京味道 18

下一篇 漫话北京味道 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