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解释假设(动态性),情境性,经验背景(主观性)--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
学生观:丰富性,差异性--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
学习观:主动建构性(学生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合作学习),学习情境性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教育观
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
含义: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 = 学习需要(内部需要) + 学习期待(外部诱因)
学习动机的功能:
激活(从无到有),指向(学什么),维持(时间)
分类:
按动力来源: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按社会意义:高尚的动机(利他),低级的动机(利己)
按动机作用和活动的关系: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
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否指向学习内容本身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内部,最稳定,知识
自我提高内驱力:地位,外部 -- 学而优则仕
附属内驱力:赞许,认可,外部(儿童早期)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相互作用:
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复杂的任务,较低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简单的任务,较高的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匮乏性需要(生活必须)-->(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长性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趋向成功(50%难度)+避免失败(难,简单)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自信心
影响因素:个人行为的成败经验(最主要),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状态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简答题)
4.归因
学习迁移:
概念: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分类:
学习的迁移理论:人物--理论--观点--实验
形式训练说(最早):沃尔夫--难
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注重对于能力的训练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形状知觉实验
共同的成分
经验类化说(概括说):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已有经验进行概括,完成迁移,共同原理的学习
关系转化说: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影响迁移的因素,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简答)
学习策略:
分类:
认知策略(重点):外界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学习内容--对外
复述策略(重复识记),精加工策略(赋予新意义),组织策略(知识整合)
复述策略:多种感官参与;划线,圈点批注
精加工:记忆术(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做笔记;生成性学习(类比和表象)
是否改变新信息的呈现方式--精加工与复述的区别
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归类
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对内,学习过程
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
环境管理:
努力管理:
资源利用管理:人力,物力
中学生发展心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发展的结构:
是否改变原有认知结构
同化:
顺应: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
客体永恒性--小白象实验
前运算阶段:(2-7岁)
泛灵论,万物有灵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没有守恒概念
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守恒性
可逆性
借助具体事务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