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来说标题应该打一个故作高深的概括性句子的,但这本小说的复杂性是我所拥有的的贫瘠的语言储备无法一句话说出来的。这本书是我在书店花两个下午看完的。我依稀记得两个都是艳阳高照,燥热无比的下午,看着这本书,我的背后却渗出了冷汗。这本书并不是红色恐怖,而是白色恐怖,无边的蔓延到后脑勺的藤蔓般的恐怖。 《一九八四》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接上一次看的《娱乐至死》,书中尼尔提到的两本反乌托邦主义书籍,一本是这个《1984》,一本是《美丽新世界》,两本我都看了,《美丽新世界》是一个下午看完的,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禁不住地快速往后翻,这种戏剧剧本创作一样的文字看得我脑袋生疼,浮夸,作者恨不得把人物的每个嬉笑怒骂都捧到读者面前,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连整本“话剧”的中心野人,都是个会读莎士比亚的堂吉诃德式男主。我能理解作者想把未来的世界塑造成一个精打细算,甚至把生育当成程序的世界,现在的所有伦理都被推翻,新世界会塑造新的美德,但它的对立面似乎太明显,主角则被塑造成莎士比亚的男主。或许这本书改变成电影会更有市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它的知名度远不如《1984》的原因吧。
虽然尼尔说,美国正在走向《美丽新世界》中的世界,而不是《1984》。但是我认为,《1984》在每个集权国家都多多少少能找到影子。本书的男主是一个瘦弱的普通人,名叫温斯顿。他生活在老大哥统领下的大洋国。名义上老大哥是一个严肃的中年男人,其实老大哥就是掌握权力,追逐权力的“党”。起初我把《1984》看作是讽刺苏联政治僵化的一本书,但看完后我意识到是我的格局小了。党指的不是共产党,不是工党,也不是保守党。而是为了权力,试图控制甚至的改造人民的执政人。作者借鉴了十分残酷的纳粹党并将老大哥塑造得更加无懈可击。
这本书是温斯顿的改造过程。他被塑造成一个在极权中仍清醒着保持对真理的执着的人,他的恋人茱莉亚则是出于爱而怀疑党的女孩,人物形象很丰满,仿佛一个个活生生的站在面前。
以及最后的幕后boss奥勃尔,是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反派。他的部分很多,几乎要超过主角温斯顿。开篇,奥勃尔是温斯顿幻想中的精神伙伴。为什么说是幻想的呢。因为奥勃尔作为幕后操纵者,早就看到了温斯顿扔掉的写有他的反叛言论的纸条,为了将他进行改造,伪装成他的伙伴。在身份揭露前,他一直留给温斯顿“我们将在光明处会面”的印象。包括为温斯顿和茱莉亚提供旅馆的旧物收藏家,也是他的眼线。在这个国家无产者处于最低地位,与之对立的则是最高领导人。最骗过我的片段是,奥勃尔带领温斯顿和茱莉亚宣读加入兄弟会的誓言,我能判断他在念的过程是完全为了权力吗,为了政绩吗,难道心中没有一丝动摇吗?当然最后出现时,他已经是一个魔鬼,改造温斯顿的过程看得我鸡皮疙瘩顿时遍布全身。
《一九八四》中,作者借小说主人公温斯顿的心理及语言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民众麻木心理的“恨铁不成钢”愤懑,仿佛大洋国的所有人只有他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所深处的社会的罪恶嘴脸,其他人却都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作者的文字间总流露着一种对极权统治,对乌托邦理想的讽刺,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其中的斗争过程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小说中一系列的精辟的语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自由即奴役”、“正统思想就是没有意识”等等,充分表达作者内心思想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