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价值的开源变现 价值思维》笔记7
警惕开源“陷阱”(1)
近两年,“开源”“兼职”“斜杠”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各个渠道,仿佛每个人都在琢磨着如何在本职工作之外赚取更多收入。这初衷本身是好的,但也很容易陷入兼职开源的“陷阱”。
陷阱1:信用卡
信用卡,学名贷记卡,大家都很熟悉。简单而言,它的本质是银行提供的一种短期、无息的贷款服务。谈及信用卡,我的不少读者都表示又爱又恨:消费的时候,酣畅淋漓,还钱时一看账单数字总比想象得多,又大呼肉疼。甚至还有人说:“信用卡是潘多拉魔盒,会把你拉进剁手的大坑。”
其实,作为一种银行服务,信用卡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如何使用。
不鼓励年轻人办信用卡。原因有三:
第一,信用卡本身落实到“信用”二字上,什么是信用?有借必有还。
第二,信用卡本身鼓励消费,对于年轻人或学生而言,消费不应该占生活的主导。
第三,信用卡的优惠集中在高端卡上,也就是大资产客户。
年轻人的资产相对较少,只能办相对低端的信用卡,优惠比较鸡肋,非但没有开源节流,还会花掉大量的钱和时间。
具体体现在哪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信用卡卡主的权利。信用卡本质是一种贷款服务,为卡主提供了三种贷款模式。
第一种模式:刷卡消费。
刷卡消费,我们都比较熟悉,就是用自己的信用做担保。购物时让银行先帮你付款,等到了约定的还款日,再把钱还给银行。由于刷卡消费的时间到还款日最长能达到50天左右,而且在此期间免利息,所以只要能按时还款,银行是不会收取利息的。这相当于借银行的钱给自己周转,这也是信用卡最便利的地方。
第二种模式:分期消费。
所谓分期消费,就是借了银行的钱不打算一次性还清,而是分批还。
但分期消费是要收利息和手续费的。以某国字头银行的信用卡为例,如果消费1万元分3期还,分期手续费率就是1.95%,即手续费为195元;如果分12期还,分期手续费率是7.2%,手续费就是720元。所以,分期消费非常不划算。
第三种模式:信用卡提现。
先收一笔手续费,是2.5%左右,然后每天都要算利息,一般是每天5/万。
例如,你用信用卡取了1万元,借了30天。取现手续费250元,30天利息还要150元,一个月下来要还400元。和免息的刷卡消费比起来,信用卡分期和提现可以算是妥妥的“高利贷”。所以再三提醒,没事可千万别用信用卡分期和取现。
信用卡明明有那么多的积分优惠,可以免费换电影票,还能有五星级住房和飞机票的福利,用这种方式开源,还能提高生活幸福指数,这不是很好么!
第一,很多积分兑换仔细算下来并不便宜。
例如,有个很火的某行白金卡,积分可以换酒店住宿,但是要刷5万元才能换一晚。如果5万元存在货币基金里一年,按目前利率,一年的收益可达1950元。这个价格也完全可以直接住一晚五星级酒店了,没必要非得刷卡换。
第二,为了优惠而费尽心思,这本身也有时间成本。
如果专门为了换礼品而特意刷卡,为了打折而找餐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负担。
第三,也许你听过“信用卡+货币基金”账期优惠法。
例如,你将每月的余款转进货币基金(余额宝、理财通等)里,然后假设用这个钱在还款日前1天自动给信用卡还款。这个月里,你就可以用信用卡的额度来消费,让货币基金来赚钱,多赚了免息期将近50天的利息。
这种操作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或许可行,每月收到的工资用于短期理财,每月的固定消费(房租、水电等)可以先用信用卡提前刷卡。但短期理财带来的实际收益也有可能会“合理化”地刺激你的消费行为,最后不但没有省钱,反而花了更多的钱。
信用卡卡主有了消费权利,相应地,就有还款义务。如果实在不得不用信用卡,一定要牢记四个字——绝不逾期。
每一笔消费都会成为信用记录,如果不能按时还钱,会形成征信污点,轻则以后贷款被拒,重则影响坐飞机和高铁,甚至涉及就业和子女上学。总而言之,如果征信出现污点,一定让你未来买单!
综上所述,不建议年轻朋友们使用信用卡,更不建议学生朋友们使用花呗、借呗以及现金贷等负债性消费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