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红
作为孩子眼中的大人,父母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孩子是走心的高级物种,更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特权,最好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父母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配角,主角是孩子,任务就是引导孩子,让她独立,有担当,长大后能有更多地选择、快乐生活!
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教育的基础。那么要如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呢?
一:以身作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你复印一份资料时,发现资料复印件内容有误,这个时候你是改复印件还是改原件?不用说,当然是改原件。事实上孩子就相当于父母的复印件,孩子的许多习惯是从原件父母那里习得。
不信的话,你在心里回想下自己孩子或认识的孩子。我家小女就如此,3岁不到,常拿我手机去拍照,原因就是我喜欢拿手机拍照。
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父母要求孩子饭前不能吃太多水果,以勉影响食欲。但却允许自己在餐前5分钟吃个大西瓜,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大人,你是小孩,所以我能吃,你不能吃!
家长要求孩子早睡!自己23:00还在玩手机或追电视剧或者打麻将,然后吼孩子赶紧去睡觉。
这都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孩子心理是不会真正服你的。
二:共情
什么是共情?这是心理学中的名词,在这里是指父母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孩子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
比如刚拖了地有点滑,D不断提醒孩子别跑,小心摔跤。还没唠叨完,孩子摔了一跤?假如是你,想下自己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大致有三种:
一:你看,我说叫你不要跑不要跑,会摔跤,你不听?这下信了吧?!
二:宝贝乖哈,都是这地不好,太湿了,都是某某不好,拖地拖得湿湿地,让宝贝摔跤啦,我批评某某去,别哭啦!
三:视情况,如果很轻微没任何明显不适应,父母看着孩子,有眼神交流然后对她笑笑就过去了。
如果有摔疼或吓到孩子,需要父母共情,伸开双臂拥抱宝贝或者摸摸摔到的地方,表示关心询问:是这里摔到了吧?或疼不疼?或吓到你没?或是摔疼了还是吓到了?来,我抱抱!让孩子趴自己怀里。不出2分钟,孩子一定不哭了,然后再告诉他,刚拖了地,地上有点滑,一不小心就会摔跤,就像你刚才这样,摔得很疼的,所以不要跑,要慢慢走,要不就穿双拖鞋,这样就不容易摔跤。
你觉得哪种回复更走心?
当3岁不到的娃,刚上托管班的头几天哭着说不要穿校服时,你能听出话中话吗?她不是不想穿校服,还是不想去学校,你能理解她吗?还是只顾赶时间,无暇顾及她心情?强迫穿好衣服?
三:支持与鼓励
孩子表现好时,父母支持很容易,难的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感觉像捣乱时还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并鼓励她。
3岁不到的孩子对洗衣服好奇,想要模仿妈妈洗衣服,却搞得自己满身是水……
对冰箱里的鸡蛋特感兴趣,学着妈妈或爸爸的样子将鸡蛋拿出来全部敲烂,一半放碗里了,一半掉地上了,碗里那半鸡蛋还有许多蛋壳在里面,孩子只是想体验这个过程,你能否理解并支持她?
四:不强化矛盾
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强化困难和矛盾,不能让孩子躺着也中枪,无所适从。
对与家有两娃的父母来说,真的要避免孩子躺着也中枪的情况。
例如:姐正在做作业,小妹在哭闹不止,妈妈去哄小妹时说:走,我们去买糖糖,乖哈,别哭啦!姐姐不乖,不给她买!
你说这当姐的听到了,是不是特别冤哇,我在写作业,我犯错了吗?我哪里不乖啦?
这种玩笑话父母还是不说为妙!
五:提升自己认知能力
著名的ABC认知疗法在这里也适用。举例说明:孩子不吃早餐的事实(用A代表),父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不吃早餐会营养不良,会影响上午学习,久了会影响学习成绩,然后就考不上好大学,过不上好日子,这是父母的认知(用B表示),结果是:父母非常生气,要求孩子必须吃早餐,不吃就挨骂挨打,直到按父母要求吃完为止(结果用C表示)。
请问:父母生气的结果C,是事实A还是认知B引起的?
一般人认为是事实A引起的。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么请你回想下:为什么同样是不吃早餐这件事,有的父母会骂或揍或强迫孩子吃早餐,有的父母觉得这不是个事,没必要较真。
原因就在于,父母的认知不同,导致了他的行为模式不同。所以明白了这个理,就可以有意识的提升自己啦。
下次就不会为这种小事把亲子关系搞僵了啦!
六:多包容
一是包容孩子,二是要包容自己。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父母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
任何进步都是曲折的,父母也一样,我们也有做得不对,情绪失控的时候,这个时候也需要包容自己一时的反复,这是前进的路上必不可少的环节。
生活是琐碎的,如果你用心了,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孩子的引导和教育需要父母无条件尊重和智慧引导,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秘诀概括为两字: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