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头是我初中同学,读书的时候简直形影不离。她比同班同学小了2岁,理个小平头,身体又长得壮实,活脱脱一小子。刚上初一就被体校老师相中,加上成绩也不是很好,家里还是有点意向的。如果不是体校老师说培养她练举重,那我们的缘分估计就没了。
初中毕业以后,我到外地求学,便少了联系,鲜有见面,上一次见面估计还是刚上大一那会儿。
这次见面,她变了很多,整个人消瘦了些许,也留了一小撮头发。
见面伊始,她兴奋异常,就像孤单的孩子,突然找到了伴儿。
我们天南地北地聊着,聊着往昔岁月,讲着年少时光,侃着XXX的八卦。我好奇地问:“你现在怎样?看着变化好大。”
她目光刷得黯淡下来,半晌没有回应。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尴尬地没有一句言语。只见她嘴角微颤,脸色苍白。
我说:“你不想说就算了,不用勉强。”
“告诉你也没事。”她回归平静,冷漠地像是讲述别人的故事,“我一直在吃药,前段时间刚从医院出来。”
“你怎么了?生病了么?”
“算旧疾了吧。”
“啊?”脑海里全是菜头活蹦乱跳的画面,哪来的毛病?
“高三的时候更严重,是抑郁症,现在好多了。”
“绝望的时候,甚至想过自杀呢。”她似乎在自言自语,“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没意思,真没意思。”
从跟她的谈话中大体可以了解到家庭的变故让她受到巨大的冲击,过早地承担了照顾弟妹的义务。生活的一切都让她力不从心,面对现实,充满无力感,这让她焦灼、绝望,拒绝沟通,自我封闭。加之童年时光和留守儿童没什么差别,就算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法弥补内心的空洞。成长的缺席,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关于抑郁症,我了解的不多。但抑郁症患者,或者说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在正常人眼中的意义要复杂的多。
有一本书叫《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记录了作者对精神病人的采访和观察。发现他们之中不乏知识渊博、洞见深刻者,甚至对于宇宙,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探究远超常人。
但这样一本书,读来压力颇大。很多患者的想法简直颠覆三观,但回过头去思考却觉得不无道理,有的逻辑严密地吓人,顺着他的逻辑,根本走不出来。我读这本书用了一周,一次不敢看太多。坐我边上的同事更甚,已过不惑之年的他,看了2页就不再看了,宁愿将其束之高阁。
外国人说,中国有好多哲学家。小区的保安最爱问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思考一生。
殊不知,抑郁症患者也是哲学家,他们最爱挂在嘴边的是:“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到底有何意义?”
相信这个问题对你而言并不陌生,但当有人告诉你“这都是你的多巴胺在作祟!”,我真想狠狠踹他一脚“你这不扯蛋吗!”
前些天,我还真听过这样一个节目,从生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生的意义”。
晓书童说:“当你的多巴胺略低于常人时,你就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当你的多巴胺再少一些的时候,抑郁症就出现了;当你的多巴胺水平极低的时候,你就会想要自杀,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同样,快乐也是如此,快乐的程度也受多巴胺水平的限制。”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没听说过。
但心智模式的提升,往往来自于认知升级,而认知升级的一个重要历程,就是接纳不同的观点,做出理性的判断,在看似矛盾的观点背后,理出自己的逻辑主线。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关注的不是多巴胺本身,而是用生物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
胡适先生说,“人生有何意义”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极易解答。
“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生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生命本身,只是一个生物学事实,你为何活着?只是因为你活着而已。人,先有生,而后才有为人生寻找一个意义的动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便将“需求”当成了意义。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前两层为生理需求,后三层为心理需求。
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人生在不同阶段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当我们二十多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我们渴望爱情,渴望金钱,渴望名誉和地位,这些能成为我们所追寻的意义。而人至中年,对于阖家幸福、受人尊重的意愿更加强烈。步入老年,对于身体健康的追求远超对于金钱的执着,而你一生赚的大部分钱,大多为了这一目的而消耗殆尽。
明白了人生而为人,并没有什么理由,更没有什么意义,自由的大门终向你敞开。抛开所谓的意义吧,尽情感受生命的馈赠,在任何你想要的方向奋力飞翔,你将赢得属于你的那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