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
我们可能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绝不会是父母想像中的样子。
不是没有过对象,也到了适婚年纪。
但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单身。
在一个谎言中,谎言本身和说谎者都不是最可怕的,
而是尬谎的行为。
父母心知肚明我们所言非实,而我们也心知肚明他们心知肚明。
我们就在你来我往中,看谁演绎谎言的技巧更高明。
尬谎,就是情真意切地说谎。
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决定了交流的程度。
我与父母似乎从没有界限,也未就此展开过讨论。
因为和父母谈界限看似是一件很绝情的事情。
要是我严肃地说:我们得明确一下我们之间的界限。
那肯定会落得个没良心的骂名。
但是没界限,我就得戴着面具,在我的至亲面前。
这种时刻,亲情于我而言,束缚是多过于依附的。
当然,也有过和父母谈谈的壮志雄心,也都作罢了。
只能说,这是我理性和情感共同做出的决定。
我与父母最大的分歧是女性的一生到底该怎么过?
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以后有空再赘述。
母亲对于女性未来的描述简明扼要:
“读得好不如嫁得好”
“结婚是女人最重要的事情”
“没遇到好人家,连父母也会被别人说三道四”
但凡我认同了这些观点,我也就不再有上述的烦恼。
但是,就是存在着“但是”。
任何说辞的背后都有整套的话语体系。
任何评价的背后也同样有整个评价环境。
无论它是不是真理,也都足以让我的父母深陷其中。
我从未觉得父母重男轻女,他们同样视我如生命。
他们只是向这个社会灌输给他们的印象妥协了。
所以他们更加注重我的培养, 誓要为我寻得良人。
其实说我们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为尴尬的一代。
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
无论是被时代推着向前还是被时代抛在身后,都是那么身不由己。
当然相较于很多其他国家的女性,中国女性的自由程度已经很高了。
但也是这种浮于表面的自由,让很多女性放弃了对更高自由的追求。
最可悲的不是社会将女性的一生绑在婚姻上,而是女性学会了自己挑选更为柔软的绳索,并为这种能力沾沾自喜。
看!我们是可以选择的!
但绳索终究是为了捆绑的。
除了爱情,我们因何结婚?
他的长相不能太差吧,文化不能太低吧,家境不能太差吧。。。
要是潜力股吧,我们得有共同语言吧,人还得可靠吧。。。
这就是绳索,是已内化在心的评价标准。
女性有这些考量的根源是什么?
是对婚姻的不信任?是对婚姻失败后果的惧怕?
就现实而言,婚姻失败的女性处境远比男性艰难。
这也是很多女性选择不结婚的原因。
婚姻究竟代表了什么?要求女性练就如此的火眼金睛。
很多人认为婚姻是家庭、是责任、是所有鸡毛蒜皮。
也有人认为婚姻是终点、是牢笼、是不得已的选择。
我从不否定婚姻,反而认为婚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形式。
婚姻不该是人人都能够拥有的东西,反而像奢侈品。
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能力走进婚姻。
那些匆匆进入的人大多过得很辛苦,最后人生的磨难汇成一句话:
“结婚嘛,不就是那么一回事么。”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人说的清楚。
然后再告诉下一代,婚姻是女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不可笑么?
我理解中的婚姻包括了三个方面:
1、 进入一段婚姻的双方是平等的个体
2、 一段婚姻需要双方秉持绝不背叛的契约精神才能维系。
3、 一段没有背叛的婚姻是直到一方生命终结才能够停止的关系
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守护和宠爱,也不是一个人的委屈和忍让。
是两个人的结成伴侣,于未知人生中共同成长。
婚姻是神圣的。
但神圣不在于婚纱和婚戒、不在于一纸婚书,更不是万人围观的婚礼。
神圣的是人的契约精神。
神圣的是人能以情感为由,然后遵从理性,最后再生发情感。
神圣的是人的理智与情感能够高度结合。
如果我无法笃定我可以遵守婚约,那我就不结婚。
而有一天,我笃定我的伴侣背弃婚约,那就离婚。
我还能拥有更好的婚姻。
而他,还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