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像消防队员一样能救火,救场能力超强。至少在今天之前,这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为自己处理紧急状况,突发状况,工作当中的棘手问题,我是绝对的高手。在熟悉的领域控场能力很强。领导的信任,同事的依赖让我一度觉得自己确实了不起。
在其位谋其事,发挥个人特长真的是我的至尊法宝呢!毕竟一路走来,我是创造企业价值最优秀的螺丝钉。
有车有房有两个优秀的宝宝,但是我时常感到缺点儿什么。甚至感到空虚一无所有。不快乐时常伴随左右。
作为妈妈,我很少给孩子们做饭,放在全日制半封闭学校是我觉得最好的选择,毕竟我因为工作很忙嘛!家庭的融洽表面保持很好,但孩子多次表示过我像冰山一样坚不可摧。因为我会将工作带回来,熬夜是家常便饭,和孩子沟通均以工作忙为理由,自己却不觉得哪里不对。
既然工作能让我获取成就感,却为什么不觉得快乐呢?直到今天读到史蒂芬•柯维的《要事第一》我终于明白:对我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什么使我无法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本想做得“最好”的事情上?是因为太多“好”事情需要做吗?对除我之外的许多人来说,就是这样,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对没有将生活中的首要事情放在首位感到不安。
被环境所左右,一直以来处理紧急事情成为习以为常的状态,觉得这就是我的工作,毋庸置疑。在这样的应急情况中,不断地被“小事中的大事”缠身——忙于救火,却从不腾出时间去做我知道很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会计划自己五年内需要完成的任务。可是却很被动的在等待,在紧急状况处理中蹉跎,延误了重要事情的发展,却总安慰自己说排序第一的是紧急情况。现在回顾一下自己处理的许多紧急情况,不乏有当时是大事,第二天却可以化小,甚至很快可以消除的事情。原来,处理紧急状况是我的标签,也是被依赖的“特长”。在我看书的这两个多小时停不下来的过程中,二宝不断“打扰”我,我一边和她互动,一边在反省自己。在当下发现对于孩子的忽略就印证了“要事第一”的重要性。大宝说我像冰山,没有错,无休止将工作带回家,错以为这就是应该的状态,错过了孩子的陪伴重要时刻,这是不可逆的过错。
我之所以感觉不快乐,空虚。只因我没能平衡自己的四大需要,并不具备满足它们的能力。四大需要即是身体和物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精神的需要,还有心智的需要。这四个需要相互交错重叠的部分就是我可以自燃点,才能在生活中产生构想、激情和冒险精神。
读完第一部分,我真的不想就此止步。我读懂了非宗教意义上的真北,客观事实存在的,绝对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它就在那里纹丝不动,等待我向着“首要事情”的目标行进,做一切事情都需要预期准备。
当然,生活质量就取决于我将“首要事情”放在首位的程度和我能够将其放在首位的程度。
凡事都需要遵从农事规律这一原则,无一例外,我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天播种,夏天施肥,秋天必然收获,就算在冬天,更需要好好养护土地,为来年的深耕。
家庭幸福美满,陪伴孩子和老人,个人身体锻炼是基石,工作持续精进,缺一不可。在人生旅途中,设立的Flag需要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做足准备。这就是“要事第一”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