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吃完19元一份的黄焖鸡米饭后,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想吃到好吃的黄焖鸡米饭!”
从初中开始便喜欢上了黄焖鸡米饭,嫩嫩入味的鸡肉,可以嚼碎的鸡骨头,土豆,青菜,香菇等配菜,吸满汤汁的米饭。这一切都构成了我喜爱的黄焖鸡米饭,缺一不可。
在我这里,黄焖鸡米饭已经不再局限于狭义上的口味,我其实也不清楚正宗的黄焖鸡米饭是什么口味。我的评判标准大概只有味道是否美味、鸡肉是否够多、配菜是否丰富和性价比如何。可是符合我这些不算严苛标准的大概只有那家再也吃不到的黄焖鸡米饭了。
都说人不能太早遇见自己完美的白月光,不然之后总会将伴侣与白月光对比。而我在大学入学第二天就遇到了我的黄焖鸡米饭白月光。那家黄焖鸡米饭原来在卫岗校区一食堂的最左侧。每当我想吃个饱,吃个辣,或者单纯不知道吃什么时,我都会去吃他家。“黄焖鸡微辣打包”是我通向美味的密钥。一个袋子两个打包盒,是封印美味的外壳。
打开装着黄焖鸡的打包盒,香气扑鼻而来,满满的汤汁里躺着豆皮豆腐青菜土豆香菇金针菇和最重要的鸡肉,配菜多而丰富,当然还有代表着微辣的小小辣椒壳,吃上一个就会满头大汗直打嗝。
我会先吃掉一些配菜,大多是占位置的土豆们,让汤汁的水位降下来,而后分次或一股脑地将另一个打包盒里的米饭倒进去。于是黄焖鸡和米饭合体成为了广义上的黄焖鸡米饭,也是我最爱的黄焖鸡汤泡饭。
勺子捞上的每一勺都不一样,或是米饭,或是鸡肉,或是配菜,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他们产生的排列组合。有时我会夹起一块小辣椒,小心地咀嚼不让自己辣到打嗝。若还是打起了嗝就只好灌上放在一边早已准备好的冷水。不过这样就没有肚子喝最后的汤了。若是幸运还喝的下汤,我就会端起盒子一饮而尽,而后擦擦嘴心满意足地晕倒在床上。
搬校区后,本没抱什么希望,但竟又在食堂三楼看见了熟悉的大叔。还是熟悉的笑容,在我说完“密钥”之前就能按出价格,打包的用不锈钢锅煮,堂食的直接用砂锅。虽从未有过正式的交流,但大叔也早已记得我,每次15元都给我偷偷按14.9元。只是看着三楼整体惨淡的经营情况,我不由得有些担心。
黄焖鸡米饭还是关门了,没有任何预兆,就像不是所有故事都有好的结尾,只有仍贴在玻璃上的价目表证明它来过。
学校里又来来去去了不少黄焖鸡米饭,我每每光临,快吃成黄焖鸡鉴赏大师,但再也没有那样满足我的标准的黄焖鸡米饭了。
现在学校里唯一的一家黄焖鸡米饭19元一份。鸡肉虽多但是配菜少而单调,汤汁略咸也无法泡饭,鸡肉还像冷冻鸡。
唉,我好想吃到好吃的黄焖鸡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