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的年龄便注定要读懂一些人。
就我个人而言,我以前并不喜欢苏轼,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加反感。这倒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爱憎分明或者苏轼有多么的罪大恶极。只是当他人反复的在你的耳边称赞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会很容易引起你的反感。
苏轼便是这么一个人,上学的时候每次学到他的诗词老师便会“照例”夸赞他一次,听的多了就觉得耳朵起茧很不耐烦。加上那个时候为了应付考试,常常要仔细地背记东坡的诗句,自然对东坡更无好感。现在想来那时的厌恶和反感,不过是青春期的一种逆反的心理在作祟罢了。
不过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对苏轼的态度的呢?这个如果详细追究起来,恐怕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记得某一天的傍晚,当自己独自站在实验楼下,等着外卖的时候。在阵阵夜风中,望着头顶的明月。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那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彼时的自己对苏轼那段“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经历已稍有了解。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中,独自“咀嚼”词中的意境,内心竟因此激发出了无尽的悲苦。而这种悲苦竟战胜了身体饥饿的欲望,令人直欲垂泪。
若是还有,便是独自夜归在行走中想到“寂寞沙洲冷”后,心如止水不愿言语的寂寥;在仰望苍穹从浩瀚星海中体味“哀吾生之须臾”到“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心路超脱……我想自己的变化应该是在自己心智的成熟和审美品味提高的过程中,慢慢地品味到了那些曾经背诵过的作品的伟大和精妙之处。这个时候,发现自己脑子里残存的关于苏轼的每一篇作品都是那么的有“味道”,让人情不自禁的反复回味。
当然如果仅是以诗、词而言,苏轼应该还当不得千古一人。不过算起苏轼在书、画、烹饪等方面的成就倒也不负此名。只是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人们对苏轼狂热的喜爱和追求。
在我看来苏轼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给后世的文人提供了一种人生的精神坐标。很多时候,看着苏轼这么一个千古难得、才华横溢的人,在仕途上却被越贬越远,心里除了同情,其实还有一种“阿Q”式的自我心里安慰。
就自身而言,距离毕业越来越近,虽然随着年龄的成熟和经历的丰富不再有本科毕业前的那一丝“恐慌”和“害怕”。但有时候了解到他人的一些遭遇,也会不由地忧虑自己将来任职时会不会也被慢慢的“边缘化”。
这个时候想到苏轼,便给了一个自己和自己沟通的桥梁,一个自己说服自己的理由。自己的才华和苏轼相比就如萤火之比皓月,可是就是苏轼这样一个如此有才华之人却被一路贬谪至儋州域外之地。可见有时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之所及也。自己正常的努力就好,将来即使不顺心,应该也好过苏轼,这个时候心态也就平和下来不再忧虑。
不过看着苏轼在面对人生坎坷的过程中,精神世界一步一步地不断“突围”最终达到一种“由人入圣”的豁达与超脱,便多了一分敬佩和拜服。
我想苏轼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存在告诉我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过这样一位天才,他集诗、文、词、书、画等成就于一体。可是在仕途上却历尽艰辛越贬越远,面对这样的人生,他用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实际的功绩告诉我们,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必要自暴自弃,曲意逢迎。我们依然可以尽情的享受人生,依然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造福于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情。
我想苏轼的肉体虽然早已作古化为尘埃,但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我想人生当学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