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前,有八百诸侯会孟津的故事;周朝建立后,也有周封八百的说法。
这里的八百或许是概数,但当时的诸侯国很多应该是真的,哪怕打一折,也有八十个。
但今天的人知道十几个就差不多了,所以,里面大多数是我们所不熟悉的。
1969年和1972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对灵台县白草坡发现的一批西周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
经过这两次的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出土器物1230 多件,这其中仅青铜器就出土 300余件。
我觉得这里最有趣的是一件“人头銎(qióng)钩戟”,上面有两个牛头,一个人头。
考虑到这批文物是在甘肃省灵台县出土的,时间又多是周昭王、周穆王时期,学者们有了一个猜测。
李学勤说:“白草坡发现的西周前期墓地,大概属于密国”,李仲立和刘得祯则说“在此之内,属密国的势力范围当是无疑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密国。
熟悉《诗经》的人,应该知道里面有一篇《大雅·皇矣》,讲了周的开国史,其中有一半是在夸周文王的。
里面有这么几句: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密国人不听话,侵略阮国、共国,文王很生气,就出兵收拾了一顿密国,这就是文王伐密的故事。
但按今人的解读,文王伐密可能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而不是因为密国不听话,侵略了阮国、共国。
商人在周人东边,周人想东征,得先巩固后方,也就是确保自己西边的稳定。
而在周的西边,密国实力不弱,又不听话,所以有必要打它一顿。
《左传·昭公十五年》里还有一句“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搜也”,按这个说法,文王伐密后还在密国搜刮了一番。
到了周共王,密国又倒霉了。
这件事,《国语》和《史记》都有记载,但看着很有些古怪。
有一天,密康公跟着周共王在泾河边散步,结果有三个美女跑出来要嫁给密康公。
密康公的母亲就教育密康公说:
三个动物凑到一起叫“群”,三个人凑到一起叫“众”,三个美女凑到一起叫“粲”。
你何德何能,可以承受“粲”这样的好事?赶紧把这三个美女献给周共王。
但是,密康公不听,于是转过年来,密国就被周共王给灭了。
照密康公母亲的分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丑备物终必亡”。
但是照我的分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在领导面前抢风头,否则领导一定不会给你好果子吃。
有人觉得“三女丧国”的故事实在太戏剧化,就猜周王室可能早想收拾密国,这背后或许又藏着一盘大棋。
但在灵台县,共王灭密发展成了民间传说,在民间传说里,这故事更有戏剧性。
传说一开始,是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在家赏花,赏着赏着发现有一朵花有三个花蕊。
女孩觉得新奇,就摘下来戴在头上,结果因此怀孕,生下三个女婴。
因为女孩并没结婚,女孩的父亲决定弃婴,他把孩子放入木盆,把木盆放入泾河。
之后,一个渔夫出现,救了这三个女孩,给她们取名粲日、粲月、粲星。
粲日、粲月、粲星长大后,非常漂亮,名声传到了密康公那里。
密康公观察一番后,决定娶这三个人。
密康公的母亲说这事不行:成群的动物,不能猎取;成众的百姓,必须尊重;娶姐妹花这种事,不合礼制,你想都不要想。
但密康公不听,还是和三人在一起了。
后来,周共王听说了这事,就来密国游玩。
在游玩过程中,周共王发现粲日、粲月、粲星三姐妹果然很漂亮,于是疯狂暗示密康公,但密康公不搭理。
周共王很生气,回去就以“藐视天子”、“违反周礼”为由攻打密国。
密康公,自知无力对抗周王室,想着至少保全粲日、粲月、粲星三姐妹,就让自己的精锐部队保着她们向西突围,自己则接受死的命运。
本来,三姐妹确实突围了,但是在听说密国被灭、密康公身死之后,她们决定投河自尽。
后来,百姓收拾三女的尸体,把她们葬在附近的山上,从此那条河改叫三女川、那座山改叫三女峰。
最后,再讲一个知识点。
历史上有两个密国,一个是我们今天说的,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在周共王时期被灭的,在今天甘肃省灵台县的密国。
另一个是不知以后会不会说的,春秋初期尚存的,在今天河南省密县的密国。
两个密国不要搞混,否则会引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