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五月,我从一个摄影爱好者成为了一个别人口中说的摄影师。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过明确的规划,但认定,时间在哪儿收获就在哪儿,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在我不知道商业摄影师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时,心怀着对‘摄影师’的敬意跟虔诚在围绕着淘宝工作了七年后绕进了影视公司。世界是个可口的蛋糕,我天真的妄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虽然我本身就是一个胖子,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胖子,但是现实是那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做成一件让老板满意的事情,交代我的事情每次都被我完美的搞砸收场,老大对我说不要害怕犯错,可我越加胆怯事情也畏畏缩缩。
我租了一个离公司步行十五分钟路程的小区然后住进了‘森林’里开始了合租生活,就连出租车司机开车进小区的时候都会感叹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小区,要先穿过一段笔直的街道,两排是整齐的苍天大树,夜晚的时候只有微弱的路灯,整个小区四面都被树林环绕,幽静得不像是在深南大道上。楼下是一个很多年的服装批发市场,每次朋友来都带着疑问这里这么隐秘会有人来逛嘛,可似乎是逛的人还还不少呢!小区后方有一条小路直通园博园,我刚搬过来的时候认为自己拥有了一个后花园内心欢喜以后就可以去跑步了,事实上是坚持三五次后除了拍照就再也没去过,除了房租贵外对我来说完全适合养老的居住环境,客厅阳台能够俯瞰整个园博园,没出门的时候我经常看着窗外的日落发呆消失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之中。听了一个漫长的夏天里森林里白天是整个林子不知名的鸟叫声,声音大到几乎不需要调闹钟早上就被准时吵醒,刚开始觉得饶有趣味,后来几乎是门窗紧闭,晚上林间也不停歇,后来慢慢习惯了,就数着蛙叫声跟蟋蟀的声音的入睡,有时失眠睁着眼看着漆黑的夜什么也不思考,窗外也是一片寂静,只剩下旧了的水龙头漏水滴答滴答的声音,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气就开始渐渐变凉了。
那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像个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小心翼翼,大部分的时间,一个人躲在公司的角落看书学习,更多的是等待着公司部门同事或者老板吩咐,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特别想折腾点什么出来,我满腔热血在日记本里对自己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是一个用心且优秀的摄影师。
公司同事人不多却都很有默契的加班到很晚,我也经常很自觉的待到很晚才回去,虽然我无事可干,就自顾自的给自己做尽量不要让一天又浪费掉了。无数次在深南大道的天桥上踩着摩拜听着五月天的歌看着那些飞驰而去的汽车跟整齐排列在马路两爬的暖黄色的夜灯在心里跟自己对话,既然选择了就坚定走下去。在我对自己失望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听着kk老师用一口北京爷们的语气发信息跟我说不要着急,搞砸了咱们就重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25岁的话,那就是‘勇气’。我花了一年时间去寻找答案,自己喜欢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把原本只记录在日记本里的心情搬到了公众号里,没什么计划的更新着自己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对生活的反思跟成长里遇到的困惑,因此也遇到了不少良师益友,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让一直自卑平凡的我对生活多了一份坚定。
去年的九月,到现在刚好自由职业拍照一年。没有去细数拍过多少个女孩,一开始但凡长得好看有眼缘的就来者不拒都拍,很多人我连她们的真实姓名都没问过,当然也有些成了能够愿意敞开心扉促膝畅谈的朋友。这几年里朋友圈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孩们的美照,有单身的男士虎视眈眈的跟我开玩笑说,好他妈羡慕你认识这么多好看的妹子!我要来讨好你,给我介绍个姑娘可好!
到后来会去慎重的筛选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拍照记录别人的故事,开始有计划的去拍摄,然后自己组织线下摄影活动创作,慢慢的出片率质量上来了后也一直有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的客单能够勉强养活自己,拍摄的业务范围也是没有设限,但凡觉得自己能够拍的都愿意去尝试,觉得唯有去尝试多拍才知道自己擅长的喜欢的又能够挣到钱的。也压根不在乎投入跟付出成不成正比,拍过的最累的一个单差不多就是一个服装单子,价格也是随意定的,后来算下来一天拍几百件衣服,拍摄十几个小时加修图几天下来一个打工钱都不够,当然也赚过一些很轻松的钱,一两个小时就赚五六千的,对我来说算是大单了,不过这些都是少数的极端案例。我属于那种在别人眼里能够打70分的人,可自认为还是一个不及格的人,有时拍完照片遇到合得来的朋友,开心了大家聊天吃个饭的功夫,一天的收入又变成了0,付费找我拍照的那些女孩们看不下去了说我必须商业流程化价格标准统一,也有好心的朋友主动多打费用给我,更有客户跟我说,我找你拍的照片如果我去其他地方价格最少要贵几倍,我觉得满足之余又战战兢兢,一边沮丧着逼真自己往前走的生活着又踌躇满志的告诉自己未来还长,我现在才刚走到一个新的起点上,自己的未来必定是光满万丈。
2018年的这大半年里,其实还算得上愿意去折腾的,不过大部分都是在朝着希望能够拍好照片的同时能够赚点钱,80%都开始收费了,赚钱之余发起了我做了两年多的故事换写真的线下分享沙龙,一开始真的就连个主持人都没有,到后面因为几个小伙伴的加入大家出谋划策的做后一次比一次有成就感,故事换写真从一开始只是用文字跟照片记录的形式也加入了视频MV,慢慢的有了些不错的资源,也有一些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去年认识的摄影爱好者还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也都说我现在正在变好,不管是个人状态还是照片的水平相比去年都有很大的进步,希望自己未来会有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当有朋友愿意出钱投资我的时候,当三五个朋友聚一起真的开始计划工作室的时候,我却开始迟疑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我一直在不断的问自己,我走到了哪个阶段,对待拍摄这几个月其实压根就没花什么心思,都是在做着跟拍照无关的事儿,我不知道自己定位跟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像一滩没有出口的死水。
有经验的前辈给了我很多不错的建议,也有超擅长营销的伙伴给了我一个清晰的商业计划等等。想起了六月份李哥给我推荐的一个摄影前辈,风面的创始人罗大卫老师,在我申请风面一对一专题摄影以观察员的机会有幸去学习的时候,印象很深的是当时跟着KK老师在当助理抗器材,老师半夜给我打电话畅聊的那90分钟的通话,他说这个世界上最能难得可贵的是能够坚持自我,这是你的摄影作品能够传达给别人什么打动别人最重要的本质。当我拿起相机的初心是能够勇敢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跟自己的原生家庭一些旧观念去‘抗争’,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原来是一件多爽的事情,甚至以前认为自己所做的就是对父母的不孝顺,认为自己的只顾自己,当有一天我似乎像是准备打一场仗的跟妈妈谈起我的想法之时,当我拿出这三年我拍过的照片,耐心的跟她讲起每一次拍照遇到的一些快乐的,惊奇的故事,还有我组织的线下活动我的演讲和分享,原来,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一道积压在心里的一道难关,这一场仗,没有两败俱伤,当妈妈说你就大胆的朝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坚定的去做就好,我潸然泪下。
以上这些,相比起我过去一年其实综合收入比我上班要赚的多一点,事实上其实只要我自己再理性一点,不要每次拍摄底气不足的说承诺不了给你多少精修图,但是不满意免费重拍,因为都是根据我自己心里的那杆秤觉得拍的还可以的就都修了发给客户了,398块钱的单子跟收费6000块钱的婚纱单子投入的时间跟精力一样多甚至按市场标准来算其实前者给的精修图更多。暂时还没做好准备要成为懂得去衡量利弊的商业摄影师去开工作室,不过相信水到渠成,相信不断学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转运的方法,大概只有继续不断的去拍才能知道答案吧。
原来又度过了一个假装不在乎的夏天。
愿此时26岁的你,有一天老了回头,能够看到这一段货真价实的回忆。这一年多的时间,每一次竭尽全力出发,面对人生中的那些至暗时刻,都有勇气去开拓穿越那条属于自己的阴冷又漫长黝黑的隧道,隧道的尽头会是悠然而又温暖的宽阔。
—---写在自由职业一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