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条官路将近湘西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是沈从文《边城》的开头。
这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它地处重庆、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说。
寻到这里,也是为了寻找沈从文笔下那如诗如画的寂静之美。
这里依然没有被现代化所污染。
有的只是静静的溪水,渡船仍是旧时的“拉拉渡”,那是祖父和翠翠谋生的方法,用一根钢丝将两岸码头紧紧相连。所以“拉拉渡”又称为“连心渡”,连接着这座边城,对岸的洪安镇,上游贵州的迓驾镇。
小城游客不多,静静的,商家也不吆喝,也不喧闹,有很多写生的学生,亦有一些如我们般专门慕名而来的游客。
边城很小,小到快步走半个小时就走遍,边城很大,大到你用整个心都装不下。
进小镇的大门口,有一只大黄狗,人们叫它为“我们边城的大黄”。它是不是《边城》中那只黄狗的后代?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每一个人只得有一个家,我们在路上,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离开边城,我带不走那里的一滴水一块石,却带走了所有关于边城的记忆。有些东西,是可以嵌入骨肉的。
(今天已到快到厦门,明天就要和老师去谈。但昨夜季子电话来,心情是不错的,我觉得他只要学会社交,有了朋友,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