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总是会去想一些问题。特别会去想一些政治和历史的问题。网络上的人一直活跃在网络。永远都是流量为上。
第一,广告让我们和那些遥远的、未知的产品建立了连接,否则我们是不会知道那些产品的。你为什么卖不掉产品?因为你没有说服你的顾客。如果你的广告没有说服力的话,你在这个领域中无论做得多好,只要对方不知道,你依然处在信息的孤岛。
第二,生活中处处皆广告。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给孩子设计一条广告语,让你的孩子把你“剁手”购物的劲头用在学习上,你想想那场面有多么梦幻!所以,这本书里几乎所有的原理,你都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应用。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再把它们总结成三大类型。比如我把信息总结为理性型,就是你给你的受众提供相应的产品利益和准确的产品信息,解决他功能上的需求。就像你讲的《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里说,信息刺激的是人的大脑皮层,属于逻辑和理性的部分
然后还有情感的部分。我们知道,情感对人来说很重要。就算是天子,也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情感刺激的是大脑的边缘体系。有时候你的产品在功能上和别的产品没有太多差异,比如这个杯子就是装水的,功能上和别的杯子没什么差异,但是我用樊登读书的杯子,就感觉有一种书卷气。这是我情感上的诉求,我觉得我离书香门第又近了一步。再比如我用星巴克的杯子,我会有商务休闲的感觉。当你把情感价值赋予功能上没有很多差异的产品,你就赢了。
第三个我称之为魔性。情感主理的是感性的这一部分,魔性刺激的是你的本能。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买东西,你不由自主地就想去排,不排就难受。排队既不给你任何功能上的价值也不给你任何情感上的慰藉,但你就是要去,你忍不住,这就是魔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