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之“最”(2)

小学之“最”,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人和事,它是过往岁月中的节点,串起人生的线路图。

小学三年级,最顶真的同学是我的同桌东子。从小学一年级起直到初中毕业,我们都在同一班级。

三年级时,语文老师常常报默汉字,然后叫同桌互相批改后交给老师审阅。我的同桌书写很端正,每个字棱角分明,一笔一划非常用力,像钢板刻写出来的。如果翻开他写有汉字的那一页的反面,一个个汉字像浮雕,真的可以形容为“力透纸背”。而我写的字虽然自以为正确,但不那么规范,甚至有些潦草。同桌在批改我的默写时,总是挑出很多瑕疵,这个字横不直,那个字弯勾不到位,经不起他放大镜似地横挑竖挑,本子上到处是红叉叉,默写差点不及格了。我也想给他点颜色,可是鸡蛋里真的挑不出骨头,他写得字太标准了,实在找不着一点错误。我气呼呼地一把抢过我的默写本,直接交给老师重批。语文老师倒没有多计较,让我过关了。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顶真得超过老师。

还记得六岁时,大忙时节,队里要求社员插秧。生产队长根据每人插秧的行数来计算工分。一般每行约宽七八十厘米,横向插六棵秧苗,两只脚分开站在水田里,左右脚中间两棵,两边各两棵,每棵有四五支秧苗。有人为了加快插秧的速度,秧苗的纵向间距大而且稀。老队长站在田埂上,双手叉着腰,不停地大声嚷嚷:把秧插密一点,不要太稀。我被父亲带去学插秧,遵循听队长的指令,把秧苗插得密密麻麻,是别人的双倍,几乎看不到白花花的水。父亲不得不一棵棵拔起,分开重插。想来十分有趣。

可见,孩子越小,越好调教。但是,有些孩子容易染上恶习。

小学三年级,曾遭遇校园欺凌,这是感到最气愤的事。因为班里留级生比较多,年龄大,有几个男生个子比较高,力气大,学会了拉帮结派,喜欢欺负年纪小个子矮的同学。其中一位姓毛,他家弟兄四个,他排行第四,就起名为毛四。他的鼻翼上长了很多雀斑,大概怕被别人骂是鸟屎掉下的,干脆先发制人,喜欢搞恶作剧。当时生活条件都比较差,卫生状况不好,一个月难得洗一次头,有的同学的头发窝里出了虱子。毛四总是从某同学的头上捉到一只虱子后,大惊小怪,大呼小叫,让这位同学羞愧难当。毛四不仅用这种方式羞辱同学,还把手指捏住的虱子往别的同学的头上扔,大家唯恐避之不及,教室闹成一锅煮沸的粥。我也未能幸免。我非常生气,去老师办公室,把毛四的恶行汇报给班主任。可是,那个胖胖的女教师低着头,一边剪着指甲,一边漫不经心地说,这点小事,你们自己不会处理吗?

现在想来,从大人角度看起来的小事,但对孩子而言,却是了不得的大事。如果孩子主动求助,不论大事小事,大人不妨蹲下身来,学会倾听,提供及时的帮助或干预。也许这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前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对曾经被老师厌弃而转学的小豆豆和颜悦色,耐心倾听小女孩的诉说长达四个小时。这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说明了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满腔热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朋友圈里,有一张图片,在小学校园的栅栏外,数位家长攀上栏杆,伸头探望操场上的孩子。有的甚至趴在地面,从栅栏下的...
    雪柳阅读 3,499评论 2 7
  • 一 建国门位于北京的东二环,东二环与东三环是各国大使馆聚集的地方,随便走几步,就能看...
    金沙江水水滔滔阅读 5,046评论 0 0
  • 作者:春笋 回不去的故乡(一) 在我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老家热闹的景象。尽管离开故乡已经快三十年了,我却时常...
    艳子微时光阅读 4,379评论 0 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8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96评论 0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