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写一些关于林徽因的东西,奈何自己笔拙怕写不好玷污了林徽因而迟迟不敢下笔,直到今天下午听了一位川师大教授的一个关于林徽因的讲座,才有了迫不及待无法克制要写的冲动,管不了那么多了。 林徽因,民国三大传奇女子(还有张爱玲和陆小曼,说法不一)之一的她是最让我不忍触及的一位了,完美的不能再完美的女子,集美貌、智慧、才情于一身的她真是上帝的宠儿,只能让我们这些后生可望而不可及了。 她是一朵池中盛开的白莲,乘着乱世民国的风摇曳多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多雾的伦敦, 多情的康桥与大才子徐志摩的邂逅或许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吧。河畔的金柳吹拂着他们的甜言蜜语,最终还是吹来了无尽的惋惜;那榆荫下的一潭见证了他们共同度过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岁月;他撑一支长篙向她漫溯过去,将她追求。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和徐志摩已经坠入爱河而无法自拔或许会走入婚姻的殿堂时,谁曾想到她竟是那么的理智,理智的让人无法理解。
当徐志摩拿着与张幼仪的离婚协议书风尘仆仆地从家乡赶到北平时,竟发现林徽因成了梁思成的未婚妻,这是何等的痛不欲生呀,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即将与别人同枕而眠任谁都是难以接受吧,更何况是多情而有痴情的徐志摩呢?林徽因以她超人的理智和冷静拒绝了徐志摩,可能在她认为风花雪月终究抵不过柴米油盐吧,他需要一个成熟稳重、可靠踏实的丈夫,需要一个稳定温馨的家,而不是日日夜夜诗酒书画、花前月下游走在云端的生活。当大家都在叹惋才子佳人、金童玉女就这样不能在一起时,林徽因还是坚持了自己选择,纵然有千般的喜欢、万般的爱恋也就此打住,埋在内心的最深处供自己慢慢回味,足矣。
林徽因曾说谈诗只有徐志摩够资格,或许太偏激、太傲慢,但也自有她的道理。是的,只有徐志摩能够真正读懂她 ,与她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灵魂的交织,难怪徐志摩会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林徽因作为他唯一的灵魂牵绊注定了他要为她牺牲,飞机的出事,英年早逝,是怪天妒英才呢?还是冥冥中早有注定是逃不过的劫呢?我不得而知。 爱情之花是美丽动人、绚烂夺目的,但也是残酷无情的,是谁饮尽了前世的盅,造就了今生的 不得已。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之花注定无果,就像《红楼梦》里的木石前盟终究抵不过金玉良缘一样,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和梁思成执子之手,与尔偕老。 林徽因不仅在文学、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时对建筑也有相当深的研究,这也是林能够与梁走到一起共度一生的重要原因,相同的兴趣爱好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
他们一起游历欧洲古城,探寻祖国鲜为人知的建筑,为中国建筑无悔的付出。林徽因的伟大贡献着实让人难以企及,她不仅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拯救了中国传统烧瓷技术——景泰蓝,如若不是她亲力亲为、呕心沥血地研究,恐怕景泰蓝早已随着先人一同埋在了地下,窑烧千年未必有人知道吧。林徽因和梁思成就这样默默地为中国建筑努力着,爱情之花也在慢慢培育着。 细水长流,碧海无波的日子一定让林徽因幸福极了吧,幸福的或许都让她忘了静静守候身边并终身未娶的大哲学家、逻辑学家的金岳霖吧,就住前后院,抬头不见低头见怎能默然无视呢?只是没那么依恋吧,有些东西无需多言,藏在心底,你知,我只,天知,地知便好。林与金肯定也发生过一段唯美的爱恋,不然她怎么会说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呢?只是金岳霖不愿吐露一字一句,他只愿意讲给自己听,宁愿把那些只属于他和林徽因的故事带到坟墓里去来坚守着他对林徽因爱情的忠贞与呵护。在那三个人中,估计金岳霖的默默守候是最让人感动,最让人潸然泪下的一个吧。
林徽因,犹如人间四月天,不似张爱玲那般孤高冷傲,也不像陆小曼那般奢华糜烂,只是一朵盛开的白莲,繁荣着整个民国,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经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