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如何读一本书》

总说

*读书先4问*主动阅读*阅读是种指导型及自我发现型学习之间的差异

*阅读的四个层次:1.基础阅读(认识字,看得懂)2.检视阅读(系统化阅读,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3.分析阅读(全盘,完整的阅读,咀嚼消化一本书)4.主题阅读(复杂系统化,通过借阅所阅读的书籍,架构出哪本书都没提到的主题分析)

一基础阅读

1识字,简单读物,建立字汇能力(上下文找线索,揭发不熟悉字眼),增进和精练(消化阅读经验,将一本书的观点转移到另一本书上·)


二检视阅读: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我有啥关系

5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整本书谈啥

(3作者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检视阅读两个步骤:

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序-书名页-目录-索引-出版者-挑与主题相关的章-随意翻看几段或页(自己是侦探)

2粗浅的阅读

从头到尾不停下来,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3根据书来决定阅读的速度

*三种笔记:

一.结构笔记:1)全书架构,no内容no细节2)结构笔记

二.概念笔记(主题阅读)

三辩证笔记(很多本书中摘要)


三 分析阅读(想看的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一书籍分类(理论和实用:知道怎么回事—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利用它

二透视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四个原则:

1框架

2(一本书的整体性)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叙述整本书内容  :主干与枝干

3(一本书的复杂程度)重点篇章列举,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架构调整

例:

1)本书几部分,每部分谈啥

2)第1部分几个段落,分别为XYZ

3)第1部分第一个阶段,几个重点abcd

(结构可能跟章节不一样

*阅读与写作:阅读是读者发现骨架,写作是作者制作骨架并隐藏起来

4*发现作者意图: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理论性的问题还是实用性的问题)

(四个规则整体性并且有同一个目标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什么

(3)按照顺序和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全书纲要后将部分纲要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也包括四个原则)

1找出共通的词义:

(1)单字·词义:第五个原则找到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一部分找到重要单字

第二部分区二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准确意义

(1处理语言的问题2超越语言,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

2找出关键词

3专门用语及特殊词汇

4找出字义(1全篇作者用的一个意思2全篇作者几个意思

5第六个原则:将一本书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主旨(复杂的句子的主旨可能不是一个)

6第七个原则:将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好、找出重点段落,找不到重点段落就要架构出来)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首先,所有论述里面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中有让你接受的理由,先找到结论就去看理由,先找到理由就去找结论

其次,区别两种两种论述不同之处(一一种以一个或多个特殊事实证明共通概念,二以串的通则证明更进一步的共通概念)

再次,找出哪些是假设,哪些能证实有根据,哪些是自明之理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公正评判一本书

1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这件事

2最能学习的读者也是最能接受批评的读者

3一个负责的倾听者,了解对方意图又要有自己的主见

4注意写作或者阅读过程中文法,逻辑,修辞是怎样协调和掌控的

7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已解决的,未解决的,未解决中哪些是作者无法解决的)

第九个规则:不同意作者也要做出理性的意见表达(就像他反对一样,他也要有同意的心理准备)

第十个规则:真正的知识与个人的意见作出区别

第十一个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判之前都要找理论基础

1不要带进个人情绪

2知晓自己的偏见是什么,没有假设

3从对方的角度来想+化解一些盲点

4如何说人家的东西不好:1知识不足2知识有误3逻辑不合理4分析的不够完整



四辅助阅读

1相关经验

2其他书作为阅读时外在助力

3如何运用导读和摘要(导读不一定对,全面)

4如何运用工具书(大概分1字典(文字是1物质的2语言一部分3符号4约定俗成)和2百科全书(好的百科全书应该是主题式安排,主题里面加上字母排序)


五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一如何读实用型的书

1分类(区分不绝对):1说明规则(烹饪书)/说的规则都是切实可行的 2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2读实用性书籍四个问题:1这本书讲了什么2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了解作者要你做的目的3内容真实吗?4这本书与我何干

二如何读想象文学

1分类

2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3如何架构内容

三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摘抄:所谓‘纯艺术",并不是因为"精致"或"完美",而是因为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结束,不再与其他的影响相关)

1故事:快读,全身心的读

2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神曲》《失乐园》《圣经》)全身心阅读并运用想象力

3戏剧:慢慢读一气呵成

4悲剧:时间永远不够

5诗歌:1一口气读完2重读一遍

(摘抄:我曾窥见时间之手的残酷 被陈腐的岁月掩埋就是辉煌的代价)

6历史:1读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量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2阅读历史书时不只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7传记:1定案本(原原本本发生的事)2授权本(会有粉饰的出现)

8科学与数学: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先看定理说明再看结论,看是如何证明出来的,看牛顿是如何架构本书系统——哪个先哪个后,各部分如何呼应)

牛顿《光学》:色彩的原理(不是成为专家而是去了解)

数学是一门语言,我们要像语言一样学习它(欧几里得《几何原理》,怀特海《数学入门》,林肯《宇宙和爱因斯坦博士》,巴瑞《封闭的循环》

9哲学书(发现问题及作者是如何回答的,作者之所以伟大是在于他比其他作者解说得淋漓尽致)

10社会科学书籍

六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1选好是否是在一个主题中的书籍

2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章节(将确定阅读的书整体检视阅读一遍找出相似的章节(如果技巧不熟练就两部分分开做),这步主要找出想看哪个章节是需要的)

(2)带引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翻译工作,将所有作者的同义换成一种共通的语言)

(3)厘清问题:建立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让那些作者回答这些问题

(4)界定议题:相同意见,不同几种意见或者找出不同意见彼此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做分类(将所有争议的前后关系整理清楚,厘清争议)

(5)分析讨论(这是真的吗?与我何干)(对一个问题完整地分析过后,将来其他人对同一个问题要作研究时,我们的分析讨论就会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基础)

主题阅读的目的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计划刚开始后、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主题阅读追求的是辩证的客观。保持客观,厘清思绪,抵御诱惑


好的阅读就主动的阅读,对阅读本身有用,对工作事业有帮助也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读后记:再次读完,感觉还能再读一遍,仍然有很多知识没消化,读的过程痛苦漫长,不知道把脑袋里面的水有没有挤出去一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