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不少诸如《孩子,你千万不能跌入底层社会》之类的文章。
文章作者既有“生在阳光里、长在红旗下”从一线城市一路高歌猛进到海外的精英人士,带着精致的优越感居高临下地审视底层社会的各种污浊与罪恶;
也有从底层奋发图强走出去活出精气神活出尊严和自信的普通人,带着痛心疾首的回忆,讲述昔日如何不堪和痛苦,对环境无比厌恶和绝望,才拼了命要走出去。
对这些文章不置可否,因为我也会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女儿说:孩子,你千万不能跌入底层社会!
但是,作为一个从底层走出如今过得也算还行的人,物质生活不算富裕,精神仍在不断追求卓越。我仍然要说,请不要再妖魔化底层社会了。
这些作者们笔下的底层社会,是物质极度匮乏、资源极度稀缺的乡村和小城镇。很不幸,我就是从这两样都很匮乏的偏远乡村来的。作者们所描述的人情冷暖、兄弟恶斗、嫉妒眼红、暗地使坏等等招数,我全部见识过,有的还在我身上应验过。
我上高中那会儿,弟弟妹妹都已经或者即将上高中。尽管我们姐妹三都成绩优秀,但是仍有富贵的亲戚当着我们的面对爸爸说:“就让你家老二去上个学算了。女孩子早点让他们出去打工,培养再好以后不都是被人家的!”幸运的是,我们家三个孩子,没有一个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父母的想法很简单,孩子有能力,能爬得高走得远,那是他们自己的造化,我们做大人的怎么能抽他们的梯子?——你看,我们小小年纪就见识到嫉妒、嘲讽、性别不平等的打压以及可能以关心为名的嫉妒、蔑视,乃至多管闲事。貌似这都是底层社会的特产。以至于那时每次见到那亲戚,总有一种悲哀和自卑的情绪,觉得好像是我们这些当女儿的大不孝,不懂事,非要读书,才拖累了父母,让他们如此辛苦。但是,我们也从父母那儿,感受到平静的坚持的力量。无论多难,他们都没有放弃孩子的学业,没有贪图一时之快断送孩子的前程。如果说底层是一滩污泥,我想我们更能发现污泥中珍珠的宝贵。我对当年那些说风凉话、多管闲事却又没有伸出援手的亲戚们,并没有什么恨意,因为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这是他的权利。如今,碰到他们,我也可以挺直腰板侃侃而谈,从容叙说,因为我比他们走得更高,看得更远。我原谅他们在有限的时空里曾经有限的见识,我也原谅他们前倨后恭的姿态,因为这是人之本性使然。对他们,我依然带着平和的心境,和普通亲戚一样。只不过,当年受过那样的待遇,如今再和老家的小孩子讲话,我会弯下腰来,和蔼地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也会友好地劝说父母为孩子谋划更好的前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延续千年的乡土社会,如今被钢筋水泥分割,很多人过上了年不识邻居面的生活,这样也很好,我喜欢这样大隐隐于市的生活。同时,我也喜欢曾经的“底层社会”,这并非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般的浪漫回忆,而是带着疼痛,依然深深地植根于它。我走出来了,无论是回忆还是现实,我对所谓“底层社会”的感觉吗,更多的是温暖和悲悯。我的姑妈六十多岁了,姑父早已过世,儿子女儿都各顾小家,孤身一人在老家过生活。我常常怜她悲苦,每次回老家,总要带孩子去看看她,塞200块钱微不足道的小心意。姑妈却常常感叹以前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帮过我们,心有愧疚。每次回家看着我的女儿,那眼神就像融化了一样,我很感动。这两年,她在老家辛勤劳作,凡是有新出的蜂蜜、攒下的鸡蛋、过年的腊肉,都是源源不断地往我这儿拿。那种浓厚的化不开的亲情,恐怕是城里长大的下一代无法体会的。
最近几天,我总在想一个成语:云泥之别。这几乎是个贬义词,说得是有人品德高尚、境界高远,好似活在洁白的云端;有的人却品行不堪,或是昏庸无能,浑浑噩噩地过,如同混在污泥之中。我想,那些居高临下或是痛心疾首来描述“底层社会” 的人,他们眼中大概都是烂泥坑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以为爬上云端的人,有时候眼里心里才是烂泥坑;而深深地植根于土地的人,纵然有再多不堪,他们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