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都有过一个迷茫很久的问题,我不喜欢我的专业该怎么办?
其实答案都了然于胸,无非就是“转专业”,“为喜欢的专业做知识准备”,“各种实践寻找喜欢 的专业”,毕竟不论是考研还是找相关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可是,一般的大学生会怎么做呢,继续烦恼着“我不喜欢我的专业”,顺便打个游戏刷个美剧谈个对象约个会。
然后大学四年就过去了,本来的专业没学好,迫于毕业压力随便找了份可以做的工作。信誓旦旦的告诉自己,这不是你的理想职业,你的理想职业是xxx,你要好好努力,你要实现梦想。好啦,才去公司不熟悉环境不熟悉工作内容每天累的跟狗一样,下班只想葛优摊北京躺......好不容易周末了怎么都得放松放松睡到自然醒吧,然后上午就没了,紧接着一天就没了,最后周末结束了又是blue Monday。到头来本职工作又没做好,还安慰自己说这是骑驴找马,在为下一份理想工作做准备。
可是真的做了准备吗?
只不过是陷入了一次又一次处境相似的恶性循环。不满意现状是常态,有时候,梦想真的可以麻痹神经啊。
最可怕的是,一直有着一群人在从事着你“理想中的工作”,并且积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做的越来越好,与你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你焦虑,你更加不满意现状,你想改变,你想离职......但你都只是想一下,毕竟你在“理想的职业”还是没什么经验没什么积累,你得重新再来......“等我找到下家吧,等我存够失业金吧......”你总是有各种新的理由,对现状不满,但时间过去了,你依然没存够钱没什么改变。
以上情况都说的是我本人,我知道不会有雷同,因为毕竟你们都没我这么挫。
每个人的当下都是由过去与未来共同构成的,所以过去的每个选择都显得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绝对一样,但不同的人会把时间分配在不同的选择上面,所以造成了差异性很大的当下的结果。
为什么我没有改变呢?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没有去做呢?
经过我的反思,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这很难成为我改变的强有力动机。反而,比起改变所需要的踏实积累,“憧憬一下理想的工作,埋怨自己的懒惰不努力”显得更加轻松。结果是什么呢,自己陷入了情绪的低点,刚刚好情绪又是特别影响人判断与实践的东西,自此又开始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
以前看日剧《重版出来》,其中有一个情节,老师的首席助手最终认清了现实回老家去卖酒,我之前特别不能理解这里,为什么要放弃自己职业漫画家的梦想呢,为什么这种励志剧要安排放弃梦想的桥段呢?果然,面对现实,认真踏实的做事才是主旋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