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劝诫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的,他所写的《谏逐客书》中将纳客之利和逐客之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站在了秦王的角度,既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不会让秦王有失颜面,给了秦王台阶下。他紧紧围绕着秦王展开,不管是秦成帝业,还是一些秦王所喜欢的物品,让秦王身临其境,深刻的感受到那些东西的美好以及失去他们的痛苦,有理有据,很能打动人。
李斯一针见血的指出,逐客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如果这个观点是真的,那就会与秦王想夺得天下的雄心产生冲突,换句话说就是如果驱逐了客卿不仅会对各国的人才收入造成损失,而且还会使自己收服天下的雄心无法实现。虽然李斯并没有直接道来,但是其身后的语言魅力也足以让秦王看出他想表达的,如果一昧的驱逐客卿,只能证明那时的君主是个昏君,嬴政怎么会甘于成为昏君呢?这下,又进一步引发嬴政的思考,成为了推动了他取消逐客令的动力。
或许我们可以从秦王驱逐客卿遭到反对这一件事来映射现在的生活,海纳百川,有容乃⼤,”⽆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招⼈才应为不可少的⼀项政策,21世纪是⼈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揽群雄不可不为。国家对于贤才的招揽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需要成为真正的人才,也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令我有些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都不珍惜、利用身边的资源。也还有怀才不遇者,满腹才华,却难遇上一个可以赏识自己的人。怀才俱志而不显其才,就应以古语铭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管怎么样,时代的进步需要人才的积累,希望人才不被淹没,各界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觉得人力资本永远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发展的资本,就像几位秦君都依靠人才而成就霸业,必须在社会上培养尊才、用才、爱才、惜才的社会风气。以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谏逐客书中得到许多当今治理国家、社会的方法,还有对人才、对生活的思考,我们理应从中汲取中华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古为今用,充实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研讨古文的目的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