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够了老家湖北冬天湿冷的气候,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带着全部家当冲向广州——一个没有冬天的城市。
我的学校一般,我的专业一般,个人能力也一般,当身边的同学朋友们挤破脑袋考研/考公/考编的时候,只有我在考虑其他出路。资质平平的我,想要去大城市发展,同学们听到我的想法,都感慨我的勇气和想法。在他们看来,一个女孩子去大城市发展,注定是一趟充满心酸和汗水的旅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可我还是想去广州看看。
广州,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一个父辈曾经挥洒过汗水的地方,一个哥哥姐姐贡献青春的地方,一个梦想与现实不断发生碰撞的地方。还记得有一年春夏交接之际,姐姐从广州归来,带了广州的特产荔枝/芒果来我家串门。我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荔枝,一边听着姐姐分享她在广州的所见所感。数不过来的高楼大厦,记不过来的街道路名,看不过来的俊男靓女,听不明白的南腔北调,过不完的漫长夏季,这是姐姐给我留下的广州印象。那个时候,去广州的种子在我心里发芽,我暗暗许愿:必将追随父辈姐姐的的足迹,踏上广州这片神奇的土地。
人才市场上的就业歧视
二零一四年七月,一张硬座火车票把我送到广州。带着家人的期望与嘱托,迎着七月的似火骄阳,我终于来到了心中神往已久的广州。初到广州,我借住在亲戚租住在城中村的房子里。亲戚租住的房子有些超出我的想象:二手冰箱,二手电视,二手家具,没有空调,没有热水器,房间里有窗,窗外是墙,风和阳光成为了稀有物。这就是亲戚在广州的真实生活,处处显露着经济上的寒酸与窘迫,在他们看来在这个城市有个遮风避雨的落脚地,就是生活对他们最大的恩赐。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中酸涩难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有多少人在现实生活面前放下骄傲的姿态委屈地活着,我自己又能在这个城市争取多少呢?
在求职择业问题上,我的方向和目标并不清晰,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我来到广州只是想着工作机会多,我一定可以找到一份适合我自己的一份工作,只是时间的问题。刚开始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我心态很放松,在等了几天毫无结果之后,我开始有点着急。我每天登陆招聘网站刷新自己的简历,查看哪些企业浏览我的信息,内心捉摸着哪些企业会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面试,然而我一个面试电话也没有接到。亲戚偶尔聊天会问我工作的事情,我总是回复:还是在看机会,我想找个适合自己的。网投没消息,我决定去人才市场看看,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我来到人才市场。
在人才市场,我看到各个年龄层次的求职者在人才市场招聘摊位询问工作相关事情。有些人脸上愁云惨淡,有些人脸上笑容满面,我的脸上是好奇和忐忑。在人才市场转了一圈之后,我在本子上标记了七八家意向企业,我鼓足勇气向摊位前整理简历的HR递出了简历。这位科技公司的HR在看过我的简历之后,直接对我说:我们公司是上市企业,只招聘985/211毕业生。我的简历被无情地退回,我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地疼。曾经天真地以为大学毕业的我,找工作都是我挑别人的,没想到都是别人挑我的。在人才市场除了赤裸裸地学历歧视外,还有地域歧视和性别歧视,懂粤语优先,男性优先,人才市场成千上万个工作机会,我却找不到属于我的位置,我感到有点伤心和沮丧。
试用期被否定的人
为了找工作,我跑遍了大半个广州城,期间有些小公司向我抛出了橄榄枝,综合考虑之后和我期望的工作差距太大,我谢绝了这些工作机会。随着求职周期越来越长,我变得越来越焦虑,在家人和自己双重压力的夹击下,我像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濒临爆炸点的边缘。在和妈妈通话过程中,妈妈持续不断地打击和施压,让我彻底爆发了。我向电话那头的妈妈不耐烦地回应道,不要再逼我,我是不会回去的。我想在这个城市留下来,我想告诉家人,我不是无用的草包,我是一个有能力掌控自己人生命运的人,却再一次在现实面前栽了跟头,摔得鼻青脸肿。
挑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挑到合适的,为了生存的需要,我入职一家餐饮连锁公司做文案策划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做文字搬运工,复制黏贴别人的创作成果按照公司要求发布在指定的网站论坛上,完全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和余地,我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怀疑。虽然心中有些困惑,但我还是积极配合团队的工作,绞尽脑汁写品牌故事,搜肠刮肚创作产品文案和宣传语。虽然我有文案创作的热情,但我并不喜欢这家公司,在我犹豫何去何从的时候,我收到了公司对我工作的裁决书。
人事和我在会议室进行了简短的谈话,谈话的关键点:公司已经不需要我了,我再次成为无业游民。我表面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个消息,内心波涛汹涌,我像一只漂泊在茫茫大海的孤舟,彻底丧失了方向。当我把这个糟糕的消息告诉异地的朋友的时候,我压抑的委屈和愤怒如决堤江水一泻千里。我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又没有勇气和立场去为自己争取,我该气冲冲地跑到老板面前,告诉他辞退我他将失去一个好员工;还是我该眼含热泪恳求老板再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无论哪一种我的自尊心都不允许我这么做。从来没想到,我会是那个试用期被否定的人,这将是我职业生涯里的污点,我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可我不得不接受,我是一个职业生涯有瑕疵的人,即便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忱和斗志,我依然不能让我的老板满意,我陷入了失业的危机之中。
身心煎熬的五个月
生存的需要,让我在遭遇辞退打击之后,不得不再次鼓起勇气踏上求职路。这一次,我更加的迷茫无措,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可以胜任什么岗位,在我看来如果有一家公司愿意给我工作机会,我必赴汤蹈火不离不弃。
找工作的迫切性,已经让我丧失对工作好坏的判断性。我以为我即将加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入职之后发现招聘我的是这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下级伙伴的创业团队。我被安排在厂商公司办公,负责招聘团队搭建工作。工作的难度和挑战性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以我当时的能力并不能胜任这样的岗位,但我渴望有一个工作机会可以证明我的能力,我不想放弃这个工作机会。创业团队的复杂程度已经超出我的认知范围之外,公司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办公成员,甚至没有合法有效的经营资质。在那五个月的时间里,我忙着找办公室,忙着招聘,忙着申请营业资质,刚开始我干劲十足,每天打上百个招聘电话,周六日的时候出去找办公室,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证明我是一个多么出色优秀的人。当我一点点完成这些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得到公司的赞赏和认可,整个团队也没有像我预期的方向发展。三个月过去了,我一个人天天守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电话,一台打印机和我作伴。我开始怀疑我坚持这份工作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苦苦坚守想要的结果吗?一个老板承诺的虚无缥缈的未来。
我想离职,可我害怕我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工作,毕竟我需要这份工资在广州养活自己。经济上的窘迫,让我变得优柔寡断,我身心焦虑倍感煎熬。我想坚持留下来,可现实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份没有前景和未来的工作,我不应该在这份工作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需要及时止损,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虚度光阴的一天,我应该鼓起勇气再次出发。在朋友的鼓励和建议下,我最终选择离开这家公司,当我把离职申请书放到老板面前的时候,我心中感到无比的轻松,看着办公室窗外的阳光蓝天白云,我对自己说:加油,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职业踏上正轨
在老家过了一个不太愉快的春节之后,我再次一个人踏上广州求职路。
这次找工作前,我向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咨询了一些建议,比如:如何优化自己的简历,如何更好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根据朋友的建议,我认真梳理了自己的工作经历,重点突出和我求职目标关联性比较高的工作经历,在面试之前对每家岗位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面试的时候大胆自信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岗位职责和薪资待遇。
在招聘网站有选择性地投递一些简历之后,我静静等待面试通知。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面试电话,打电话的人问我有没有招聘工作经验,我说有。最后,我收到了对方公司的面试通知。去面试的时候,看到只有几个人在破旧的办公室办公的时候,我心里有点失望,对这份工作也没有多少期待。面试官问我,上份工作离职原因,我答:创业公司倒闭。面试官笑着说,我们公司经营很多年了,是不会倒闭的。我随之问道:你在这家公司工作多久了?面试官思考了几秒钟,说:我在这家公司很多年了,09年就来了。我笑着对他说,09年到现在,确实挺久的呢。面试官是一个很爽快直接的人,他对我说:我觉得你还挺适合我们公司的,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也介绍了,你可以先回去考虑下,考虑好了告诉我结果。
虽然整个工作环境不符合期待,但是和面试官接触下来,我觉得他会是一个不错的领导,最终我入职了这家公司。我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争取把工作上的每件事都做好。为了做出一张完美的数据报表,我搜集大量学习资料和视频研究EXCEL使用技能;为了提高招聘技能,我主动加入行业论坛向行业前辈学习专业技能,并在业余时间参加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在工作上,我渐渐成长为经理的得力助手,从刚开始为经理分担一些琐碎单调的事务性工作,到后来为经理分担一些管理上的职责和事务,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我充满斗志,因为我知道:I can do it.
在这家公司工作的三年,我获得不仅仅是一份薪水,更是满满的自信。工作上,我和团队一次次克服危机完成业绩指标,二零一七财年我们团队获得出国游的奖励;生活上,我变得更加独立自主,业余时间我学习理财学习英语,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并考取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我有了自己小小的存款,可以实现我的小小愿望,可以让我有能力有条件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二零一七年八月,我用自己的奖金完成了第一次出国自由行,这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和旅程。
一个人在广州的这几年,工作生活一度跌入谷底,但我勇敢地走出失业的打击,向现实一次次发起挑战,终于迎来最后的胜利。在广州的生活经历,磨练了我的意志和性格,让我有信心迎接未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