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网络初17中19 坚持分享第610天 20210411周日 本周约练 1次(观察员) 共212次
一、讲师的修炼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有意识的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讲课时尽量少讲故事,多通人性——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与自己有关的(如在集体照片中先找自己)。让听众感觉说的就是自己家的事。要让观众产生共鸣就得把他的情绪勾出来,把生活中的场景描绘出来,瞬间被带入,用具体的问话抓住受众的心。
2.专注于专业。不要期待做一个什么都能讲的老师,什么都能讲什么都讲不精讲不好。要对专业非常的了解,直到什么都不看都能讲好就达到了精通。一通就可多套,核心骨架都一样(只需要换个脸)。新瓶装老酒,把焦点解决的点逐一突破:五聚焦、焦点的理论基础(系统观、哲学观、常见理念——初级班8个理念,先掌握大框架再掌握细节,运用到所在的系统中)、所有的技术都能讲清楚(如果只有一个小时时间只讲一般化)。上讲师班专业知识要掌握牢,教学相长。
3.精心备课。一开始讲课尽量多的准备,有备无患。需要花大量时间做充分的备课。从沙龙开始讲,一个一个小主题沙龙连到一起就是工作坊。
4.体验式教学。工作坊一定要让受众动起来参与、体验,讲授+参与,主张全程参与,随时发问、调动,运用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带入反转(情境、感受)。一开始就养成尽量不用逐字稿的习惯,可适当利用课件,有课件也可不用,更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5.适当使用课件。(1)课件的来源:可以直接用刘老师的;尽量别用本地老师的课件(万一要用就标明出处);百度文库,参考学习。(2)注意事项:简洁,少字,关键词;多准备内容,以备不时之需;重在用足够好的课来吸引人,公布联系方式有讲究(不要在开始时或每一张上公布电话,后半场开场时是时机,如果有公众号则更好。)(3)课件大框架:
6.德才兼备。把每一次的讲课都讲精彩,不管人数多少或者不管是否有报酬。对来听课的观众负责,态度第一,回归“德”上。重于“专业”和“品德”,做到表里如一。先有人才有专业,才能走得更远。真诚利他,“吃相很难看”一定走不远。
二、课程的类型
1.网课。网课比地面课更难讲,因为对基本功的扎实要求更高。还要完成时间和空间的对接,想象讲出一句话后对方可能会有什么反应,随时想到对面是有人的,能想到他的反应并能说出来。把网课当成地面课来讲,大家听网课才能更有状态。如:各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呢还是缺点呢?看到孩子的缺点能不能不说出来呢?不管地面课还是网课,都要让对方能随时参与。从开场就抓心,让听众能感受讲师所讲的东西而不是只是听,有感受才能提高知识留存率。要有意识的通过一系列的问话把听众带进来。要有意识:想象出来听众就在你面前,他会怎么想怎么回应。
2.讲座。主题的确定以对方的需求为准,最终以听众有收获为主。主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但内容必须是讲师非常熟悉的硬核的东西。题目是给领导的,内容是给听众的。焦点的东西适用于很多的领域,一旦熟悉都能往上套。先模仿刘老师的亲子关系24节、提升成绩9节、初级网络课等,熟练之后再创新。
题目。不用否定句式和“不得不”的句式;要简洁明了;.开始时可以有些好题目,会比较受欢迎。
时间。一次至少一个小时,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小时。人越多越不要休息,状态才能跟得上。三个小时中间要休息15分钟。讲座不能超时也不能结束太早,把控时间的精准度。(巧用手表)
内容。一次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只讲一个聚焦正向(讲聚焦正向必带坚守规则并行),再备上聚焦解决。内容可以来回组合、拼装、来回挪:如讲聚焦正向时可讲重新建构、成功经验、难得、赞美、具体化等等。
互动。站着讲课,利于丹田发音,利于与受众互动,利于迅速建立关系。位置与距离直接影响关系的建立,中间不能有桌子,或走下台去讲。讲座是照顾全场的而非为某个人服务的。游走式互动,不能只和一个人互动(不超过3秒)。如果有人提问一时解答不了,两种回应方式:你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一会儿咱们就讲到这个。或,这个问题一下子讲不清楚,咱们下来再交流。不要只去关注个别人而让其他人成为看客,观众走神是因为讲师不让观众参与。随时游走互动、随时回应现场观众的回应(非常好!重复他的回应,还有什么?),某一听众的回应被强化了,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回应。不和某一个人纠缠,而要把每一位受众都当成课程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