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喜欢电影,最近也看了几本关于电影的教材,硬是记住了一些可以拿来装的专业术语。但细想之下,书中的理论其实根本无法说清电影的复杂。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写些自己的感受,以纪念那些伟大的光影带给我的悸动。
不自量力地,我的影评之旅从《教父》系列启程。
相信很多人看完《教父3》后都会有些失望:曾经叱吒风云的二代教父变得可怜起来,到处渴望着救赎;眼神中的愤怒不见了,而代之以悲悯;就连最后的台阶长吼也似乎有些做作......但3中也有一些亮点,其中之一是迈克的儿子唱起西西里歌谣时,教父哀伤的想起了他的结发妻子,美丽的阿波罗妮亚。相片中的她还是那么美丽,穿着白纱,年华不老。
迈克杀了威胁他父亲和家庭的两个人后,躲在了西西里。他离开美国,毅然决然,来不及跟他当时的女友凯告别。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到那里。在西西里田园诗般的土地上,迈克遇到了阿波罗妮亚。很快,他娶她。一切都那么美好,悠远的音乐中,迈克真正回到了故乡。
刚开始时有个疑惑,从迈克回西西里前后对凯说的话,似乎他真正喜欢的是凯。迈克也的确没对阿波罗妮亚说过类似喜欢的话。可迈克为何就轻易放下了凯,娶阿波罗妮亚为妻呢?恐怕这很难回答。或许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大概每个人,不止喜欢一个女人。也或许像阿飞一样: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阿波罗妮亚的死对迈克打击很大。小说里阿波罗妮亚被炸死后,迈克告诉他的保镖:告诉我爸,我要回去。而回去后的迈克先是找到凯,再次成了家,然后就是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报复,终成新一代教父。
凯是典型的美国女性,独立自主,却不理解迈克作为教父所承担的责任。有很多影评假设阿波罗妮亚没有死,迈克会不会事业家庭都能做到很好,像老教父一样。的确,迈克孤独的宿命很大一部分是凯造成的。凯的不理解,堕掉了迈克的孩子,还一心闹离婚。这些对于以家庭为重的迈克无疑是重重打击(黛安·基顿——凯的扮演者——好像特别适合演这种折磨男人的角色,伍迪·艾伦的电影《安妮·霍尔》和《曼哈顿》中,黛安·基顿演的都是这样的女人)。当迈克问她母亲夫妻应怎么相处时,母亲说孩子可以再生什么的。这或许是西西里女人的特色,死心塌地跟着丈夫,而不论丈夫是做什么而养活自己。迈克感叹:时代变了。或许迈克更应该感叹的是自己没选对人,感叹阿波罗妮亚的早早离去。
有两个场景或许能帮助理解迈克跟凯的关系:第一个是《教父1》结尾时凯质问迈克是不是杀了他妹妹的丈夫以及所有报纸上登的家族的敌人。迈克咆哮着不让凯过问自己的生意,然后又允许她问只此一回。她问了,而他肯定地说:NO。她似乎宽了心,泡咖啡时,看到迈克被手下吻手,新一代教父诞生。另一个是两人离婚后,凯看她的孩子,舍不得走,迈克下楼,看到了她,面无表情地将她关在了门外。
《教父》的故事或许将婚姻的悲剧性加以夸大了。但无独有偶,钱钟书的《围城》里,永远美丽的是彼此错过的唐小姐。而结了婚的孙小姐则奏响了还是昨日时刻的老式钟。方鸿渐甘愿为了爱的人进到围城,却发现女人根本不是婚前爱的那个,说来也的确悲剧。
以后还是会继续写类似这样的影评的,不谈电影的专业的手法,毕竟不是圈里的人。希望能以点带面,能使没看过这些电影的朋友燃起看的冲动,看过的朋友引起共鸣,我也就知足了。
时间不早了,要睡了。今天竟然是最后一个睡的。脸上的痘痘又有复兴之势,不该晚睡的。
201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