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家客厅上还挂着一副巨大的十字绣作品,那是我母亲绣的一段《清明上河图》的选段。
这幅十字绣选的是《清明上河图》最有名的一段,东水门外的虹桥。《东京梦华录》记载:“东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若飞虹”而清明上河图则将这美景据实的描绘下来。而母亲所绣的这一幅,则是她根据原作重新勾画下来,又独有她自己风格的《清明上河图》。泛黄的绣品上仍可看出针法的细致耐心,而十字绣独特的形式让画面呈现出一
十字绣其实并不容易,市面上有很多半成品售卖,白色的布上有着提前印好的标志,还有配套的搭配好颜色的丝线。但母亲的却不同,她所用的都是自己分别购买搭配的。
母亲会摊开白色的十字绣布料,按照纸上提前画好的设计好的尺寸,裁下相应大小的布来。咔擦、咔擦,随着剪子一刀刀的落下,厚实的布料分裂开来,变成了所需要的形状。
接着就要把图案先画到布上。这可不是一件轻松活,这幅选段说不上很大,但平铺开来却也有一张单人床的大小。布料铺在桌上,用重物压好,然后用铅笔一部分一部分描绘。铅印虽淡,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修改。没有人能保证完美,其实母亲也常常会用掉一大块橡皮才完成。
然后就到了真正的“绣”了。绣花最开始总是要穿针的,要保持十足的冷静,十足的专心,还要有一双平稳有力的双手,才能熟练地穿针。十字绣的过程会相对枯燥,但是看着一针针上上下下的穿梭着,原本洁白单调的布,逐渐被手中的丝线染上颜色,也会有别样的满足感。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花费时间的事,它考验的不是技巧,而是你的心性。如果你内心躁烦,那你下针就会常常出错,绣出来的十字绣也会透出一股杂乱来。
收针结束,这宣告着一幅作品的诞生,同时也是一场磨练的结束。